番茄空洞果和脐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时间:2023-08-05 编辑:Eva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1空洞果1.1识别与为害由于果皮和外侧果肉的不规则纵向凹陷,使果实外形棱起明显。横剖果实可见外侧果肉与胎座之间缺少充足的胶状物和种子,致使出现或大或小的明显空腔,故称空洞果。这种果实食用品质差,商品性降低,发生多时影响收入。1.2病因引发空洞果的主要原因是番茄受精不良,种子退化,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胎座组织生长发育不充实,造成外侧果肉与胎座组织分离,使种子腔出现空洞;并因果肉不饱满,使果实外部出现凹陷及明显的棱起。不利于番茄受精的诸因素如弱光、低温、高温,氮肥施用过多、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及营养不足等都是产生空洞果的原因或诱因。1.3影响发病的因素①与品种特性有关,心室数目少的品种易发生空洞果。②生长调节剂使用浓度过大或使用时花蕾过小,会造成果实发育快而胎座大多发育不良,易产生空洞果。③花粉形成时若遇到弱光、低温或高温等不利环境时,则花粉发育不良,或花药不能正常开放,致使不能正常授粉,虽经生长调节剂处理可使果实膨大,因不形成种子,胶状物部分不发达,而形成空洞。④果实生长期间若光照不足,光合作用产物减少,向果实内输送的养分不足,也易形成空洞果。③3台果以上的果实,或同一花穗中后开的花形成的果实,或需肥量多的大果型品种的生长后期等,也常因营养不足,碳水化合物积累少,出现空洞果。1.4防治方法①一般心室多的番茄品种,不易出现空洞果,可根据需要选用种植。使用振动器辅助授粉,能减少空洞果的发生。②采用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追肥,避免枝叶过于繁茂,使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协调发展,满足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的需要。③正确使用生长调节剂。配制溶液浓度应准确,若用涂花法则在开花前后1~2天进行;若用喷花法(如PCPA),则在一个花穗上有一半的花已开放后,就可对这一花穗进行喷洒,每一花穗喷1~2次。④做好温度调控,满足植株和果实发育的需要。在第一台花花芽分化前后,避免出现持续10℃以下的低温,开花期避免35℃以上的持续高温,以利受精和促进胎座的正常发育。⑤棚室栽培中增施二氧化碳可预防空洞果的发生,但若使用浓度过高,施用时期过长,易引起植株产生叶枯症状。2脐腐病2.1识别与为害幼果和未成熟的绿果易发病。病斑发生在幼果脐部,初水浸状茶褐色或深灰色,很快扩大致使病部凹陷、呈暗褐色或黑色,有的病斑具同心轮纹。病部果皮和果肉质地柔韧,中后期遇湿度大时,因杂菌腐生,病斑上常出现黑色霉层。病斑直径通常1~2cm,有时可达小半个果实,使果实呈现显著的扁平状。病果往往未充分膨大即提早变红。发病的果实失去食用性和商品价值,发生多时影响收入。2.2病因有两种看法:其一,认为直接原因是由钙缺乏造成的。钙被吸收后在植株体内被固定,不再向其他部位移动。当植株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钙时,幼果最易缺钙,引起果实脐部细胞生理紊乱,组织坏死,失去控制水分的能力而发病。其二,认为由土壤水分供应不足或不稳定而引起。在坐果期遇到干旱天气,叶片的蒸腾增大,若土壤水分不足,果实所需的大量水分特别是果实内、果脐部的水分被叶片夺走,即在干旱情况下,首先果脐部出现失水和引起组织坏死,发生脐腐。2.3影响发病的因素①开花期前后土壤忽干忽湿,易发生脐腐。或前期灌水多后期干旱,亦常发病。②土层较浅或砂质土壤的田块,因土壤湿度变化大,容易形成脐腐。③过量施用氮肥,造成营养生长过旺,当钙不能满足果实生长需要时,即果实含钙量低于0.2%时,易引致发病。过量施用氮肥和钾肥时,钙的吸收受到抑制,也经常发生脐腐。④土壤碱性过重及根系发育不良或受伤害时病重。⑤番茄品种间存在抗病性差异,一般果皮光滑、果实较尖的品种较抗病。⑥保护地栽培,因气温容易升高,亦常发生脐腐。2.4防治方法①选择土层深厚、保水力强的地块种植番茄;对砂性强的土壤,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增强其保水能力。②合理水、肥。避免忽干忽湿,特别在结果期更应做到水分均衡供给。避免使用浓度过高和含氮过多的肥料。③及时整枝、打老叶,促进根系发育。④进入结果期后进行叶面补钙。可喷施绿芬威3号1000~1500倍液,或1%过磷酸钙,或0.1%硝酸钙及爱多收6000倍液进行根外追肥。以预防为主,从初花期开始,隔15天1次,共喷2次。⑤在易发生脐腐病的地区或田块,选用中杂11号、中杂12号、长春一号或奇果等较抗病的品种。⑥地膜覆盖栽培,能保持土壤水分和减少钙的淋溶;遮阳网覆盖可减少植株的过分蒸腾,均对预防该病有利。
    标签: 果实 空洞 胎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