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青枯病的有效防治法

编辑:Carter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青枯病显症较晚,一般病株顶端叶片萎蔫下垂,然后下部叶,最后中部枝叶。病株叶片稍褪绿。病茎表皮粗糙,中下部表皮产生许多不定根。高湿时茎上可见水渍状褐色病斑。横切病株维管束变褐色,还可见白色溢脓。病情发展迅速,10天左右病株即死亡。


  病原:


  细菌性病害。菌体短杆状,单胞,极生鞭毛1~3根。


  发病特点:


  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在无寄主时,可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存活长达14个月,成为初侵染源。病菌经寄主的根、茎和基部伤口侵入,在维管束内扩展,堵塞导管,致叶片萎蔫,或使茎秆出现不规则斑。病菌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30~37℃。土壤酸性、雨后积水、连续阴雨、雨后暴晴等,有利青枯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1)轮作。实行与十字花科蔬菜轮作。


  (2)培育无病壮苗。选无菌地,育无病苗。


  (3)清除病残体,改良土壤。清除枯枝落叶等病残体,施用生石灰每亩150~300千克,既杀菌又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4)药剂防治。定植时用MA-7浸根;发病初期施药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4000倍或77%可杀得500倍液灌根,每株5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