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泡泡病”的症状及产生的原因?

编辑:Berg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黄瓜“泡泡病”是一种生理病害。它是指黄瓜叶片的叶脉之间的叶肉发生隆起,形似疥哈蟆皮状,有时在隆起泡泡的顶部出现水渍状斑点(生理充水时),数日后呈现白色小斑点。泡泡病一般看作是光合产物在黄瓜叶片淀积的结果。众所周知,黄瓜光合作用制造的产物,白天一般只从叶片中运出去15%左右,剩余的85%多是在前半夜再把它们运到生长点、果实和根等部位。光合产物的运转速度与温度有一定的关系:一般在温度20℃时需要2小时,18℃需要4小时,16℃需要6小时,16℃以下运输很慢,甚至不能运输。如果棚室的保温性能差,前半夜的温度低,不能满足光合产物运转的需要,也就是说有些光合产物不能从叶片中及时地运出去,就要存留在叶片中。如此逐日地有光合产物在叶片中淀积,使叶脉间的叶肉发生隆起。发生叶脉间叶肉隆起的叶片,一般都要过早的老化,逐渐降低和失去光合功能。
    标签: 光合 叶片 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