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害主要由桃蚜、棉蚜、菜蚜等传播,高温干旱有利发生。发病严重程度还与受感染的生育期有关,如甘蓝在6~7片真叶期前的幼苗感染发病较重。播种过早、传毒虫源多、管理粗放、地势低洼、干旱缺水肥等,均可诱发该病严重发生。
症状识别苗期发病叶脉附近的叶肉黄化,并沿叶脉扩展。有的发病叶片上出现褪绿变黄的近圆形斑点,直径2~3毫米,后整个叶上颜色变淡或变为浓淡相间绿色斑驳,心叶明脉,轻微花叶,或叶片皱缩。
成株期发病最初心叶出现明脉、黄斑、轻微花叶和斑驳,随之扩展到中外部叶片。这时的症状常常会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时隐时现,雨后初晴观察比较明显。随后病害逐渐加重,叶片呈现明显的花叶症状,植株矮化、畸形,发育缓慢。较重病株叶片严重花叶,多数或全部叶片畸形、皱缩,老叶背面出现黑色坏死斑点,不包心,甚至全株坏死。较轻病株叶片心叶及中部叶片出现花叶或明脉,少数叶片畸形或皱缩,植株包心,但结球迟且疏松。感病植株生长后期易诱发黑腐病和软腐病。
种株发病叶片上出现斑驳,并伴有叶脉轻度坏死。
防治方法农业措施选用抗病品种:与十字花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邻近种植。在高温季节,要注意加强对菜地,特别是苗床的肥水管理。适时播种:在该病常年发生严重的地区,可适当提早或推迟播种期,使幼苗期避开高温、干旱高峰阶段,减少蚜虫传毒。定植时剔除病苗、弱苗。
种子消毒播种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用清水洗净后再播种。或将种子用冷水浸4~6小时,再用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浸10分钟,捞出直接播种。有条件时,可将干燥的种子置于70℃恒温箱内进行干热消毒72小时。
及时防治蚜虫加强苗期蚜虫的防治,最好采用防虫网覆盖育苗方式育苗。在畦间悬挂或铺银灰色塑料薄膜可有效地驱避菜蚜,必要时喷药杀蚜。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10%氯氰菊酯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用60%吗啉胍·乙铜片剂1200~1800倍液或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1.5%植病灵Ⅱ号乳剂1000倍液、混合脂肪酸100倍液、2%宁南霉素水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600倍液、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24%混脂酸·铜水剂800倍液、7.5%菌毒·吗啉胍水剂500倍液、31%吗啉胍·三氮唑核苷可溶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交替使用,在苗期每7~10天喷1次,连喷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