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棚韭菜冬春灰霉病防治

时间:2024-08-29 编辑:Bertha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菜灰霉病,又称白色斑点病,是冬春季冷棚韭菜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多在12月初发病,随着韭菜的生长发育,病情逐渐加重,并可延续到来年4月下旬,一般严重的减产百分之20至30。而且病叶常伴有霉味,使品质下降。  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初浸染时叶面上产生白色至浅灰褐色小点,正面多于背面,由叶尖向下发展,斑点扩大后呈梭形或椭圆形,在湿度高时,病斑表面生出稀释霉层,后期病斑互相融和成大片,直至半叶或全叶枯焦。有时病叶不产生白点、由收割刀口向下腐烂,初呈水浸状,后为淡绿色,有褐色轮纹,病斑多呈半圆形至v字形,可向下延伸2至3厘米,病叶黄褐色。湿度大时,生灰褐色或灰绿色绒毛状霉层。其防治方法为:  一、选用抗病品种如黄苗、克霉1号、中韭2号、雪韭等。  二、降湿采用无滴膜,适时放风,降温、降低空内湿度,防止棚内温度过高。  三、及时清除病叶深埋或烧毁。  四、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叶面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速克灵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涪液,每亩用药液40至50千克,每隔5至7天喷施一次,连喷2至3次。注意交替用药。遇连阴天,最好用百菌清或速克灵烟熏剂进行防治。
    标签: 可湿性 粉剂 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