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芽前病害防治

编辑:Juli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桃缩叶病一、症状。该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在桃芽或鳞片缝隙内越冬,翌年春季桃树展叶时,病菌侵入嫩芽,进行初浸染。病菌可从叶片表皮气孔侵入。侵入后刺激细胞组织,促进细胞膨大和细胞壁加厚,叶片上出现波纹症状,叶缘向后卷曲,叶色由绿变红。随着叶片的逐渐生长,卷曲程度也逐渐加重。春末夏初在病叶表面生出一层灰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全株叶片畸形,有的枯死脱落,脱落后叶腋处萌发抽生新叶,新叶不再受害。枝梢受害后,呈灰绿色,较健枝短而粗肿,顶端叶片常丛生,严重时整枝枯死。花和果实也可受害。早春如连续阴雨,气温在12℃~16℃时,发病尤为严重。发病后对桃树产量和桃子品质影响极大。二、防治方法。在桃树幼芽开始萌动至露红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银露可湿粉800倍液。早春连续防治2~3次,药剂交替使用,防治效果可达96%。  桃细菌性穿孔病一、症状。该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全国各桃区均有发生,是桃树重要病害之一。病菌在被害枝梢的病组织中越冬,春季溃疡是初浸染的主要来源,春季溃疡中的细菌借风雨、昆虫传播,细菌由叶片上的气孔和枝上皮孔侵入。叶片发病时,初为水渍状小点,后扩大成圆形病斑,病斑周围有绿色晕环,之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有的多个病斑相连而形成焦枯状大型斑,干燥脱落后形成大的穿孔。枝条受害后,受害部位成暗绿色病斑,病斑表皮破裂、溢出细菌,在细菌散布之后整枝枯死。果实发病初生褐色小圆斑,后逐渐扩大,并稍向下凹陷,病部边缘呈水渍状,病斑上常发生大小不同的裂纹,裂纹处易受其他病菌浸染,造成果实腐烂。一般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树势弱、偏施氮肥、树冠郁闭的桃园发病重。二、防治方法。防治重点放在前期,特别是芽前的初浸染。在发芽前可喷以下药剂进行预防:5波美度石硫合剂,120倍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展叶后至发病前喷72%霜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金露800倍液1~2次。  炭疽病一、症状。该病是早春开始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病菌在病枝和病果内越冬,翌年早春遇到相对湿度80%以上、平均气温12℃时,病菌即随风雨迅速传播,浸染初抽生的嫩梢和幼果,造成初浸染;以后在初产生的病斑中产生病菌,还可进行再浸染。新梢受害后出现暗褐色、长圆形病斑,病斑呈水渍状,潮湿时病斑表面长出橘红色黏性物,发病严重的枝条逐渐枯死。幼果受害时,果面呈暗褐色,幼果停止生长,并逐渐萎缩硬化,多成僵果残留在树上;果实膨大期发病,初在果面上出现淡褐色水渍状斑,随着果实膨大,病斑也逐渐扩大并呈红褐色圆形,稍凹陷,有明显的同心环纹状皱纹;湿度大时,病部也长出橘红色黏性物,病果除少数干缩残留在枝条上外,绝大多数脱落。发病严重的桃园,在开花前还会有大量的果枝陆续枯死,叶片萎缩下垂,并向正面纵卷成管状。桃树萌芽在幼果期,低温多雨有利于发病。二、防治方法。桃树发芽前,抓住病菌尚未传播浸染的有利时机,喷40%绿海悬浮剂700倍液,或70%金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标签: 病菌 浸染 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