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变身”智能工厂 物联网助力“智慧农业”

编辑:Eva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瓜果蔬菜该不该浇水?施肥、打药,怎样保持精确的浓度?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如何实现按需供给?

近日,“互联网+在山东”全国网络媒体采访采风活动走进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曾被“模糊”处理的问题,在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里,都有了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农民只需按个开关,做个选择,就能种好菜、养好花。

蔬菜大棚“变身”智能工厂 物联网助力“智慧农业”

而实现这种“精确”感知的技术攻关正是物联网技术。农业物联网是被世界公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它是以感知为前提,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

轻松种菜

由模糊处理到精确把关

长期以来,传统农业中的浇水、施肥、打药,农民完全凭感觉,靠经验。而如今,在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记者处处体验到物联网精准“感知”农业的技术。

山东移动公司寿光分公司杨华栋告诉记者,通过无线传感器采集棚内的温度和湿度,然后汇总到远程控制终端上,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送到服务管理平台上,服务管理平台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再将数据发送到用户手中。

由山东移动和寿光经信委开发的“大棚管家”是将物联网应用于农业的创新之举。采访中,技术员秦然忽然接到了一条手机短信:“您的8号棚内温度为XX度,为了避免对西红柿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请您及时采取措施。此时棚外温度与风力适宜,建议您打开天窗与通风口降温。”看完短信后,秦然轻轻地在手机上摁了一下,棚壁上的通风机就像听懂她的吩咐一样,自动打开通风了。

“只要轻轻一按手机,就能完成洒水、通风等一系列操作。”技术员秦然告诉记者,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寿光还是在外地,只要能发短信的地方,都可以遥控整个棚内的环境。

足不出棚

“千里眼”给蔬菜看病

“大棚管家”不仅可以遥控大棚,还能够给蔬菜进行远程看病,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就实现了大棚蔬菜诊治从“足不出户到足不出棚”。

在寿光市孙集街道三元朱村的王继成的蔬菜大棚里,记者将一片有点发黄的西红柿叶子放在“大棚管家”摄像头前进行拍照。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拍照完成,照片被传送到农业物联网平台上。

约一小时后,王继成的手机上就收到了一条诊断信息:“怀疑西红柿是晚疫病或灰霉病。”除了诊断信息,短信还给出了防治意见,如果农户有疑问还可以进一步拨打电话进行咨询。

“原先管理大棚,浇水、施肥全凭经验,如今,该不该浇水?该不该施肥?‘大棚管家’就报给你了。”王继成说,2011年下半年试用“大棚管家”后,蔬菜大棚的管理工作轻松多了。“现在给蔬菜看病都是‘千里眼’,很方便。”

记者了解到,“大棚管家”智能农业管理系统由无线传感器、远程控制终端和信息管理平台共同组成,系统实时采集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数据,同时还能及时给用户发出预警信息,提出防治建议。

大棚“变身”

物联网助力“智慧农业”

除了“大棚管家”,在农业产业园里,还有中控室、比例施肥器、水循环净化系统等高科技“武器”。在这里,少了泥土味,多了现代气息,一个个大棚,更像是一个个现代化的智能工厂。

蔬菜是寿光农业的主导产业,全市现有蔬菜面积80万亩,大棚40万个,蔬菜种植户14万户。当地的蔬菜大棚已经从最初的土棚子更新到第5代,一个大棚一年就能中出4万多斤的蔬菜,农民收入在四五万块钱左右。

“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着力打造‘智慧农业’。”寿光市农业局工作人员介绍,农业物联网的使用,通过精准的控制,优化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可以创造适合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从而大大提高农作的的品质。而管理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大大缩短了处理等量任务的时间,减少了时间成本。

    标签: 寿光 大棚 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