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又是一年收获的季节。作为水稻这个品种来讲,今年的秋收季面临困难依旧重重。新粮全面上市后,稻价的高与低决定着农户这一年收入如何,决定着米企是否有利可图。那么今年将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稻价呢?中国粮油信息网分析师尹秀颖将根据现阶段的市场现状做简要分析,愿给农户、贸易商及米企一些参考。
托市价下调,市场收购心态谨慎
今年2月17日今年水稻最低保护价尘埃落定,最终确定今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30元、136元和150元。除了早籼稻不是首年下调外,中晚籼稻和晚粳稻均是首年下调,(如下图所示)。从各品种最低保护价的价格可知,国家下定决心要将种植结构有所调整,那么紧跟着秋粮市场的收购积极性也不会特别高,因此笔者预计随着新稻的陆续上市,特别是对于黑龙江普通圆粒水稻来讲,稻价或将低开,随着托市启动稻价有望小幅上调。建议贸易商切莫提前进行市场大量收储并炒作,将不益于托市的顺利启动。长粒水稻方面,自9月初青粒上市以来,稻价持续高位运行,无法达至米企心里预期,再加上种植面积增加,出米率较往年较低,导致各方收购心里十分谨慎,未出现去年同期的“开门红”,后期受16年产长粒余粮量多,圆粒米价低等因素影响,稻价难出现走高的行情。
江苏产区新季晚粳稻或将高开高走,影响因素在于,一方面基于2016年晚粳稻稻价高,市场存粮量非常的少,后期部分米企货源十分短缺,新稻上市后米企的收购积极性较高。另一方面,自国储和地方储备原粮拍卖以来,实际成交率较好,再加上近两年该省烘干塔建设增多,新粮上市后将出现抢粮的态势。
收储力度值得关注
众所周知,近3年以来国家托市力度空前之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属黑龙江产区。据统计,黑龙江自2014年以来,每年的收储总量均在1400万吨以上,其中,2015-2016年的收储量占晚粳稻托市总量的近80%,所以就今年托市情况来看,国家库存“压力山大”。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国家临储14-16年产水稻拍卖。庞大的库存无法用顺价销售方式销售出去,那么接下来是否会在新粮收购上做文章是值得关注的。毕竟国家下调最低保护价目的是引导农户向优质粮种植转型。
大集团收购计划
最近笔者与大集团的收购负责人沟通和交流过,随着新稻即将上市,目前各集团正在进行新稻的收购准备工作。一方面要进行周边区域的考察工作,对实际粮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由于现阶段市场仍是政策市为主,因此米企新稻上市之初无法快节奏、大力度进行收储。部分代表性集团的收购负责人表示,预计今年稻价难超去年,毕竟从实际加工效益来讲,利润还是微薄。同时,2013年产水稻的大量出库对新粮的冲击较大,并且今年下半年同样2014年水稻抛售也表示忧虑。
天空能否作美
进入9月中下旬后,新水稻收割将自南向北拉开大幕,天气的好与坏将决定着新稻的质量与产量,最终决定着价格。例如,最早上市的籼稻产区,因生长期遇高温天气及收获前连续近10天的降雨过程,使得新稻出现了倒伏和芽稻等现象,使得稻价上调的动力不足。9月中下旬气温逐渐降低,如果像去年同期东北遭遇了雨夹雪的天气,部分水稻在田里无法收割,都将影响稻价。
大米市场需求
除了政策性主导市场外,终端需求也将决定新稻的价格。再过半个月,双节即将来临,大米市场也将迎来所谓的“旺季”,在一定程度上将加快大米走货速度。但市场利空因素也较多,主要表现在市场陈米的流通。东北产区13年产水稻总成交率已超过200万吨以上,目前黑龙江产区13年产陈米主流出厂报价在1.92-1.98元/斤不等,按质定价,这与新米价差非常大。站在经销商的角度来说,16年产新米水分偏高、出饭量低,短期内不适合大量囤货。
综上所述,以上是可影响到新稻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但笔者认为,水稻品种毕竟是口粮,有最低保护价支撑,若出现卖粮难的问题,为了保证粮食的绝对安全及保证农户种粮的积极性的情况下,稻价不会跌至很低,预计新稻上市初期,东北圆粒开秤价将在1.4元/斤左右,干粮,随着托市的启动,逐渐向托市价靠拢,中晚籼稻方面,目前粮库已开秤收购,质量克扣严格,实际入库价在1.28-1.30元/斤,市场难出现超过托市价收购的现象。农户应做的是及时关注政策动向,保证新粮质量,适时出售锁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