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牵出产业链 规模化驴养殖念活致富经

编辑:Carter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近几年,由于驴皮、驴肉价格的大幅上涨,加之牛羊等草畜动物的养殖效益降低,多年一直呈下滑状态的养驴业开始复苏。在一些毛驴养殖优势区域,毛驴存栏开始“扭降为增”,毛驴养殖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兴起,成为推动驴业升温的主要力量。

合作社牵出产业链 规模化驴养殖念活致富经

与其他畜禽养殖相比,驴业规模化养殖刚刚起步,加工龙头较少且单一,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发力,提高养殖效益?请看本报记者对山东、内蒙古一些地方驴业合作社的调查——

纵观驴业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养驴,且主要用途为“役用”。到2000年前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驴业开始遭遇“弃养危机”,驴存栏由上世纪90年代的1160万头下滑到540多万头,且整体上仍以每年约30万头的速度下滑。

在一路“弃养”的背景下,如今一些地方的农民重新选择驴业,定然是有效益可算。那么,从“役用养驴”到“商品养驴”,从以一家一户分散养殖到以合作社、家庭养殖场等为主体发展规模化饲养,如何快速稳定地“发驴财”?带着这一问题,记者深入内蒙古、山东等地的毛驴养殖优势地区进行调查。

加工龙头带动驴业合作社方兴未艾

现阶段,发展畜禽养殖,离不开加工企业的带动,没有大型驴肉加工企业,驴业加工企业主要是以驴皮为原料的阿胶行业。由于驴存栏连年下降,而阿胶行业发展向好,原料需求持续上升,带动驴皮价格大幅上涨。十多年前几十元一张的驴皮,目前已涨到近3000元。

在内蒙古敖汉旗新惠镇,军国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军国说:“从2014年开始,很多社员把牛圈改成了驴圈,因为养牛挣钱少了,而养驴投入少、好养活。而且,合作社与东阿阿胶公司签了订单回收合同,价格比市场价还高一些。去年,东阿阿胶还向合作社赠送了两头优良种公驴,价值将近10万元。”

敖汉旗旗长于宝君介绍,3月份,敖汉旗与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驴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双方开始在驴种改良、技术帮扶、订单回收、多元化加工等方面开展合作。目前,双方正在推动建设毛驴标准化养殖示范场、交易市场、活体循环屠宰加工厂等。

全国阿胶行业龙头企业东阿阿胶自2002年起,秉承“优势区域布局,全产业链开发”理念,在全国优势区域布局建设毛驴药材标准养殖示范基地,目前已在内蒙古、辽宁、山东、新疆等10省区建立了20个大型养殖示范基地。

得益于与东阿阿胶公司的全方位合作,敖汉旗养驴合作社等主体发展迅速,目前已达到84家,带动毛驴存栏达26.3万头,较2014年增长6.5万头。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东阿阿胶所在的山东省东阿县,自2014年与东阿阿胶推进战略合作以来,该县毛驴养殖新型经营主体从无到有,目前已有合作社近50家,驴存栏超过3万头。

政策全方位支持规模化养殖后顾无忧

“毛驴浑身是宝,而且疫病少,适合规模养殖。”东阿县华通毛驴养殖合作社理事长王呈伟说,“但是,建设一个300头规模的养驴场,一期投入就得两百万元,农民哪里投得起?”

令王呈伟的难题迎刃而解的是东阿县2014年出台的《关于养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5-2019)》。该意见提出了“政府+企业+银行+合作社+养殖户”模式:政策方面,有土地协调、相关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建设规模化养殖场有10万元到30万元不等的补贴;政企银联合,政企联合出资500万元进行“融资增信”,与齐鲁银行、潍坊银行合作,为养殖户提供贴息贷款;东阿阿胶定价提供驴驹,定价回收成品驴,扶持成立养殖合作社,提供管理服务。

规模化养殖场建起来了,理事长们还想着加快发展步伐,扶贫政策又为他们助了一把力。

“推进毛驴产业扶贫,我们探索出以毛驴养殖合作社为实施主体,将扶贫资金进行量化入股分红的‘托管养驴’扶贫模式。”东阿县扶贫办主任侯阿民说。

东阿县给每个贫困户提供母驴2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补贴4000元;贫困户把母驴和补贴金4000元交给养驴合作社入股,签订代养协议;母驴产驹后,贫困户可享受母驴繁育奖励资金1200元,合作社再按每头驴600元的固定收益分红给贫困户。同时,合作社每带动一户贫困户,可获得贷款授信5万元,最高可贷200万元。

侯阿民这样解读“托管养驴”扶贫的好处:“合作社扩大了养殖规模,还可享受全贴息贷款政策。贫困户避免了建驴舍、学技术等难题,直接享受繁育奖励和合作社股金,风险小、收益稳。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年收益可达3600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到合作社打工,再获一份稳定收入。”

记者采访发现,类似的养驴扶持政策,在内蒙古敖汉旗、巴林左旗和山东阳谷、冠县等地也有。以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养驴主体,成了最大受益者。通过巧用政策,很多合作社实现了快速发展,养驴规模和带动能力显著提升。

顺应市场需求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

同样是养驴,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后兴隆地村的天龙养驴合作社有自己的诀窍。“你看,现在成年活驴价格每斤才17元出头,驴驹子价格早就过20元了,好的黑毛驴驴驹子,一斤涨到23元了。再往上,优良种公驴和能繁母驴价格更贵,好的种公驴三四万元一头不是事儿。”理事长陶志富说,“合作社根据形势,着力向上游延伸,引导社员主动留下好驴驹,壮大优良种公驴和能繁母驴群体,挣上游的大钱。”

巴林左旗农牧局总畜牧师刘宇国介绍,这几年,驴业升温,“养驴热”兴起,导致驴驹子需求旺盛,进而带来了活驴价格和驴驹子价格的“倒挂”。对此,巴林左旗发挥传统优势,引导合作社等新型养驴主体主动向上游延伸,增收效果明显。现在,育肥一头驴的年收益不会超过1500元;而饲养能繁母驴,每年争取生产并出售一头驴驹子,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

地处农牧交错带的传统优势区域驴业向上游延伸,地处农区的合作社则在下游做起了文章。东阿县胶城养驴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每年都能发一笔驴奶财。“一头孕期母驴,如果饲养技术到位,产奶期可达五六个月,每天能产奶两斤,售价30元/斤,毛收入近万元。合作社目前饲养规模400多头,注册了‘曲山’牌商标,已发展订奶户50多户。”合作社相关负责人朱士平说。

胶城合作社还将链条延伸到了屠宰和销售领域,自办标准化屠宰场,并在聊城、东阿等地开设直营店,冷鲜肉、熟食肉供不应求。据朱士平测算,自合作社业务向下游延伸以来,同样是400头驴的饲养量,年收益从单纯育肥时的四五十万元增长到了现在的2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