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室内育是利用养蚕袋饲养春蚕稚蚕,人为创造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各种条件进行室内养蚕管理。应用该技术对春柞蚕放养的抢早、保苗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为最终取得稳产、高产奠定基础,目前,已在吉林地区普遍推广应用。为使此技术更加科学化、具体化、规范化,笔者结合2002~2006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如下供参考。1物资准备能够加温、保温、通风和光线均匀的养蚕室(每100蛾需要10平方米空间);塑料薄膜牛皮纸合成袋,一面是木浆80g牛皮纸,另一面是厚度为0.04mm的聚乙烯塑料薄膜缝纫成的口袋(养蚕袋),规格为长45cm、宽30cm,每单蛾1个袋;可提起0.75kg左右重的铁夹子;加温设施及燃料;物品:温度计、木杆、白大衣、拖鞋、专用洗手盆、采叶用塑料袋(切忌使用装过农药、化肥的塑料袋)等;消毒用具:喷雾器、防毒面具、胶皮手套及种卵消毒用具等;消毒药品:氢氧化钠、福尔马林、盐酸、漂白粉等。2搭养蚕架根据放养蛾数选择好养蚕室,收蚁前4~5天在室内搭养蚕架,架高2m,南北或依门窗顺杆挂养蚕袋,挂袋杆距32~35cm、铁夹间距15cm。养蚕时将养蚕袋依次挂在铁夹子上。3消毒3.1室内消毒收蚁前3~4天室内进行消毒。首先把窗户和门封闭好,室内温度升到24~26℃,用生石灰喷刷墙壁、地面,然后再用3%的福尔马林液(每平米用36%福尔马林原液10g)均匀喷洒墙壁、地面和蚕具等进行消毒,或者用毒消散加热消毒。室内消毒前应把事先用3%~4%福尔马林液在25℃温度条件下消毒50分钟后晾干的养蚕袋、铁夹子和工作服、拖鞋、喂蚕用的操作台(桌子)等一并放进室内再次消毒。消毒人员要戴防毒面具、胶皮手套进行操作,喷药要均匀、周到、彻底。养蚕前1天打开门窗通风,放净药味,通风时室内温度保持20℃左右。3.2环境消毒养蚕前2~3天对养蚕室外墙、人行道等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全面消毒。3.3种卵消毒出蚕前1~2天用氢氧化钠、福尔马林和盐酸混合液消毒。具体方法:先将蚕卵用18℃清水洗1~2次后控净水,放入温度为18~20℃、0.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消毒1分钟取出,用清水洗2~3次(洗净氢氧化钠溶液)后,再放入福尔马林∶盐酸∶水(1∶1∶10)的混合液中浸泡,水温保持23~25℃,消毒50分钟,取出后用清水洗2~3次,控净水后,放阴凉处快速晾干。消毒后的种卵一定要放入消过毒的养蚕室内,杜绝2次感染发病。4室内管理4.1收蚁收蚁前1天将消毒、晾干后的种卵均匀地放入养蚕袋内(每单蛾1个袋)挂在养蚕架上,待第2天收蚁前将养蚕袋内放入新鲜柞树叶,蚕座面积控制在1/8左右,防止蚁蚕乱爬。收蚁前室内温度19~20℃、湿度80%~85%;收蚁后室内温度白天22~24℃、夜间20~21℃,自然湿度,光线均匀。4.2给叶方法每天5~7时和17~19时各给1次,中午观察个别有吃光的再少量补叶1次。第1次喂蚕将养蚕袋塑料面向外,叠成1/8面积,里面放3枝左右新发柞树枝芽,每次喂蚕要逐渐扩大蚕座面积并增加枝叶量,要均匀地放置在养蚕袋内。前期稍慢,后期稍快,起青上山前将扩大到7/8左右,喂蚕时应根据蚕儿的发育进程采集当年生柞枝的大小和数量。喂叶量随蚕儿的生长进程养蚕袋逐渐展开而渐进增加。眠中少喂或不喂,眠起加大喂叶量。每次喂叶以近于吃净、不吃光、不剩过多余叶为宜,剩叶过多易霉烂变质,容易诱发蚕病。不喂剩叶及带雨水湿叶。每次取养蚕袋喂蚕动作要轻,防止划伤蚕体,纸面朝下放置,防止蚕粪沾污塑料面。采回的柞叶要放入消过毒的室内,不得接近有害物体(农药、化肥等)。4.3排潮袋内湿度过大(有雾珠)时,要选晴室外温度高时加温、通风、排除潮气。4.4采叶和喂叶时必须用肥皂水洗手、换工作服,喂叶时换拖鞋。5淘毒方法为杜绝微粒子病的胚种传染,在起青前2~3天将每单蛾区的蚁蚕在养蚕袋牛皮纸的一面编号,对号每单蛾区取弱小蚕5~6头包包,进行压片镜检,发现有病区再次取样验证后整区淘汰。6上山饲养管理6.1蚕场选择南向或东南向2~3年生柞树放养春稚蚕,上山前1天用柳条或麻袋线等绑好把子。待蚕儿起青起齐即可上山饲养。6.2低温炼蚕根据上山前天气情况调节上山放养日期,打开门窗使室温降到最低点,使蚕儿感受接近自然温度,经受锻炼,有利保苗。6.3上山时间上山饲养当天应在早晨日出前破完蚕,如蚕儿发育不齐可分2批上山,先起青的先上山,后起青的晚l天上山。6.4破蚕部位因蚕儿在室内驯化(7~8天)行动缓慢,为此,应放拢把树的偏南向上部,以能放稳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