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败血型大肠杆菌病的诊疗与防治

时间:2024-03-17 编辑:Burk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2001年1―2月,某梅花鹿养殖场发生疫情,共死亡9只。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诊断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败血型大肠杆菌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迅速控制了疫情,减少了经济损失,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该场共饲养梅花鹿56只,其中公鹿39只,母鹿17只。2001年1―2月,瘦弱鹿陆续发病,表现为精神萎顿,被毛杂乱,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腹泻,日渐消瘦。有的关节肿痛、跛行,四肢僵硬,运步失调,头常弯向一侧,后期卧地不起,头向后仰,鼻镜干燥,眼结膜充血或出血,眼睑苍白,体温下降(有一只35.9℃),心跳缓、重,衰竭而死,先后共死亡9只。有2只虽经输液抢救,仍不治而亡。2剖检变化经剖检2只发现,脑膜充血出血,大脑水肿、出血;气管内有泡沫,气管壁出血;肺脏色淡、水肿、出血,局部坏死,里面充满泡沫,手捏有沙沙声;心包积液,心脏被膜严重出血,心脏基部肌肉有坏死;肝、脾、肾苍白、出血、积水;腹腔内有大量积液,肠系膜严重水肿、出血,瘤胃、网胃粘膜脱落;真胃、肠道充血、出血,内容物有血液和泡沫;全身淋巴结也呈水肿、出血变化。3实验室检验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细菌感染,引起败血死亡。剖检时采集病料,在实验室培养、分离,镜检发现有杆菌,经生化实验确诊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依次为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磺胺二甲氧嘧啶、环丙沙星。4综合防治首先,将病、弱鹿隔离,严格清理污物,加强场舍和环境消毒,隔日1次,百毒杀、威岛轮换使用。其次,考虑鹿注射困难,大群以诺氟沙星饮水投服,浓度为50mg/千克水溶液,病弱鹿剂量稍大,并加饮电解多维及补液盐。每7天为1个疗程,间隔5天,用益生素拌料喂饲。最后,加强饲养管理,饮以温水,提高草料质量,改善卫生条件等。5结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期间仍有4只体质极差的鹿死亡,用药3个疗程后,不再发病。为巩固治疗效果,加喂2个疗程的药物之后,鹿群健康状况恢复良好,膘情亦有所改善。6小结大肠杆菌系温血动物肠道后段的常住菌,一般不会引起动物发病,但当机体体质不良、抵抗力下降时,病原性大肠杆菌就会大量繁殖,导致机体发病,表现腹泻、水肿、出血等症状,严重的会发生败血症死亡。笔者对鹿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了解,该鹿场面积不足400平米,养鹿56只,没有足够的厩舍和运动场,再加之不向阳、阴冷、潮湿,环境条件极差。饲草常年以品质很差的玉米秸秆为主,只在夏秋季节才加喂少量青草,精料亦很简单,用量少,又从未添加过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必要的营养成分,日积月累,造成了鹿群体质瘦弱,抵抗力下降。今冬气温又特别低,多种原因引发了疫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从事养殖业生产,首先要给动物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并且供给充足的优质饲草饲料。对于草食动物来讲,抓好秋膘是保证畜群安全越冬的关键,在严冬到来前一定要淘汰弱鹿,组建强群,同时要贮备好优质饲草,加强冬季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