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大锅,一双巧手,翻手为叶,覆手为茶。原本青绿的叶子,在制茶人不断地翻炒揉捏下,褪去青色,换上深色“外衣”。茶香在五指间缓缓溢出,茶叶从双掌中慢慢抖落。
这一场景,让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在制茶人的身上得以具象化。然而,来自新宁县的郑和能,一名90后的制茶人,不仅用双手将这一份仪式感传递,更以野生茶为切入点,带领茶农们闯出脱贫致富的“野”路子。
(郑和能正在加工茶叶)
创业如品茗,坚持才有回甘
2015年,郑和能从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毕业,进入湖南省茶业集团从事茶叶电商销售工作。一年之后,心系家乡的他,回到新宁开始从事茶叶、铁皮石斛、脐橙等农产品电商销售。
“在家闲暇的时候,到了采茶季,我就上山收点叶子自己制茶,发下朋友圈随便卖卖。原单位的同事看到了,就在我这里定了一些。一喝,他们都觉得不错,又向我追加订单。”郑和能回忆道。
朋友圈的“试水之作”获得了认可,无疑给了郑和能创业的信心。今年,他成立了湖南三月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传统工夫红茶的工艺基础上,结合新宁野茶的特点,进行工艺改进和创新,开发出“野红”、“毛绿”两款野生茶产品。
但是,郑和能的创业之路就像品茗一样,熬过入口之时的苦涩,才能品尝到随后的甘甜回味。在公司发展初期,由于缺乏资金、人脉资源和创业经验,郑和能经历了融资骗局、借贷失败、合伙人撤资等一列困难。
经得起挫折的打磨,才会有成功的机会。郑和能秉承着这一信念坚持了下来。自公司成立以来,他通过“农户出地、公司出苗、茶叶回收、资源整合”的模式,发展边远高山地区的农户种植有机茶叶。两年多以来,公司建设厂房、购置设备、收购农户茶叶等投资近80万元。
今年,郑和能又从初心开始,从专业出发,参加新宁县首届创业创新大赛和“邵阳红”第三届手工制茶大赛,分别获得优胜奖和三等奖。他的公司入选了今年度“湖南省青年创新创业扶持资金项目”。今年,郑和能又参与“新宁县农产品网销创业大赛”,取得了二等奖的佳绩。
(正在参加比赛的郑和能)
结缘农技之家,发展步入快车道
俗话说得好,想做大事,必须脚踏实地;想做成大事,就必须不断自我进步。与农技之家的结缘,郑和能正是因为一场培训。
今年10月,由农技之家组织的农产品电商销售培训会吸引了众多谋求农业传统销售渠道转型的改革者和农业电商的先行者。在这场培训中,郑和能不仅学到了知识,更认识到线上渠道对于农业将会带来的营销和利益增长方式的变革。于是,培训之后,郑和能积极与农技之家合作,签订了茶叶产品线上销售、线下展销等合作协议。农技之家、微店等线上渠道逐步铺开,茶楼、门店、展销会等传统渠道也没放弃,双管齐下让郑和能的公司逐渐走上正轨。
作为新宁县电商进农村项目的承建单位,农技之家建设和运营了当地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郑和能的湖南三月里生态农业发展公司也成为了第一批入驻企业,享受新平台带来了的红利,加速了公司发展的步伐。
今年8月至今,湖南三月里生态农业发展公司电商销售额突破20万元。通过产品代销形式带动2000余人增收,其中贫困户80余人,使其年均增收达2000元。郑和能的野生茶,实实在在为新宁县的农民们打开了脱贫致富的新大门。
(通过代销的形式,郑和能带动贫困户增收)
多元化发展,实现带动更多农户脱贫
“新宁现有的主要经济作物是脐橙和烟草。但是,还有部分偏远的高海拔贫困山区不适合种植脐橙和烟草。这些地方却非常适合种植有机高山茶叶。如果将有机高山茶叶产业发展起来,既可以带动边远贫困山区实现脱贫致富,还可以规避单一产业的发展风险,真正做到产业扶贫。”结合新宁县的产业现状,郑和能对未来的规划有着自己的想法。
他所出品的野生功夫红茶,其鲜叶采自雪峰山脉的金紫岭、舜皇山、紫云山、万峰山等原始山林里的野生茶树,高山海拔均在600米以上。加工工艺既沿用了功夫红茶传统的制作工艺,又结合现代先进技术。此茶品尝起来自带花蜜香和甘鲜味,是郑和能今后不断钻研深挖的匠心产品。
在营销方面,郑和能下一步将依托新宁县区域公用品牌“崀里果崀”的宣传推广,结合新宁崀山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观光茶园、主题民宿、生态餐厅等项目,打造传统特色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文旅农庄。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预计到今年末,他将打造出一个200余亩的生态茶旅农庄,每年解决500人就业问题,带动1000户以上贫困农户实现脱贫。
关于匠心制好茶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农技之家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