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育雏的成活率低是困扰鸵鸟养殖的一大难题。有不少养殖场因雏鸵的育雏技术不过关,雏鸵的成活率低,直接影响养殖场的效益。我们根据几年来从事鸵鸟养殖方面的实践经验,就如何提高鸵鸟育雏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雏鸵的断脐和脐部消毒:幼鸵鸟出壳断脐时,脐带不宜保留过长或过短,大约距脐部1厘米左右。断脐后先用5%的碘酊进行脐部消毒,然后再用75%的酒精脱磺。从出壳到7日龄以内,每天消毒2~4次,以防止幼鸵卵黄感染。2.雏鸵的保温和通风:对刚出壳的小鸵鸟,其保温伞下温度一般保持在34~35℃,以后每周下调1~2℃,1个月后保持在26~28℃左右。另外,由于1月龄以内的幼鸵在腹部着凉时,极易引起腹泻和卵黄吸收不良症,所以,还必须对其进行腹部保温。腹部保温可采取育雏床铺垫电热毯进行,在禽舍的通风上,最好以人进入禽舍不感到刺鼻、闷热为宜。3.严格消毒:消毒对象有禽舍及其周围环境,舍内所有的设备包括料盆、水盆、保温伞和育雏床等。消毒方法:(1)禽舍、保温伞、育雏床等用比例为1∶1000的百毒杀进行喷雾消毒或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每4天1次。(2)料盆、水盆等设备洗刷干净后,用0.1%新洁尔灭或用0.5‰高锰酸钾浸泡10分钟,每天浸1次。4.注意饲养密度,及时淘汰残鸟、弱鸟:7日龄以内,小鸵鸟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4~5羽,第二周后每平方米2~3羽,1月龄后为每平方米1~2羽。另外,饲养员必须每天注意观察鸟群状况,及时淘汰残鸟、弱鸟。如有发现精神呆滞、羽毛松乱,卵黄吸收不良以及肚大水肿鸟等应及时淘汰。5.雏鸵的运动:雏鸵的奔跑能力极强,禽舍外面必须有足够让小鸵鸟运动的场所。天气好时或气温高时应及时把小鸵鸟赶出禽舍活动。运动量可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一般在7日龄左右即可赶到舍外活动。1~2周龄内,每天运动1小时左右;2~4周龄内,每天可增加至3~4小时。6.严格饲养:小鸵鸟出壳后,由于其卵黄需10天左右才吸收完,所以在7日龄内小鸵鸟几乎无需采食和饮水。但是为了尽快建立起小鸵鸟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出壳3天后,必须调教它开食和开水(饮水中可加适量的葡萄糖和电解质)。开食时可用鲜嫩的蔬菜叶切细,撒在育雏床上供其自由采食。小鸵鸟的精饲料可以用自配的全价配合料(CP≥21%,CE≥2400千??公斤)。精料和青料的搭配方法:在1月龄内以精料为主、青料为辅,其比例为5∶3;在2~3月龄则以精料为辅、青料为主,其比例为3∶5。7.雏鸵的免疫:鸵鸟的免疫目前主要用鸡新城疫疫苗;其它疫苗的应用需根据养殖场本身的情况来制订。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程序为:7日龄左右用ND-L系点眼、滴鼻,14日龄重复1次;在28日龄用ND-Ⅰ系以鸡的5倍量肌内注射0.5毫升;在60日龄用ND-Ⅰ系以鸡的5倍量注射1毫升。此外,在日常的管理上饲养员一定要心细,注意在育雏过程中发生的种种问题,及时处理,如禽舍的贼风、鼠害、断电及小鸵鸟碰伤、割伤、喙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