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诊断:病原为肠道厌气梭菌。本菌对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耐高、低温,80℃经1小时,100℃经3分钟才能死亡。本病呈流行性。当鹌鹑采食了被病鹑污染的饲料、饮水后,经消化道感染。本病常见于4~12周龄的鹌鹑。病愈的鹌鹑来年有复发的情况,病原不能根除。当饲养管理、卫生不良的情况下,很易促使本病的发生。急性的症状不明显,常在发病后的l~3天内死亡。慢性的表现精神不安,拱背坐地,双目紧闭,羽毛蓬乱,食少消瘦。病初粪如水,后拉酱色油状粪,俗称“糖鸡屎”,味恶臭。幼鹑死亡率几天内可达100%。剖检十二指肠粘膜坏死和溃疡灶。病灶初呈黄色,周围出血,后出血消失,呈小扁圆形,逐步形成大块溃疡,甚至有的肠穿孔,粪便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肠粘连或肠与腹膜粘连。肝脏表面散在黄色、灰色斑点样坏死灶。脾脏肿大出血。根据本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典型病变可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实验室检查。(2)防治:预防应加强饲养管理,禁喂污染变质的鱼粉等饲料;对笼舍、粪便定期消毒;发现病鹑及时隔离治疗,康复群单独饲养;流行季节,用抗菌药物或磺胺增效剂进行预防性投药。治疗用链霉素,每公斤饲料加0.6克;氯霉素,每公斤饲料加入0.5克;呋喃唑酮每公斤饲料加入0.1克,以上药物拌匀后饲喂,连喂三周。另外,可用杆菌肽,按0.001%比例拌料喂给,直至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