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先:小葡萄种出大事业

编辑:Bess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58岁的马春先,国营黄羊滩农场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他靠着种葡萄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仅去年一年,他种的50亩葡萄,纯收入近60万元。

  不仅如此,他的葡萄园还被西夏王葡萄酒业公司确定为高档酿酒葡萄园,用他种植葡萄所酿造的西夏王葡萄酒,更是被列为国家唯一国宾用酒。用他的话说,“我太自豪了。”

  a 致富契机 种了50亩葡萄

  老马老家是东北的,20岁那年,他来到当时刚刚建场不久的国营黄羊滩农场,“有幸成为了当时农村人都很羡慕的农场职工”。祖祖辈辈都是地道农民的老马,种地自然不在话下,这几十年来,不管是在大集体时还是实行了承包责任制后,老马都一心一意,把全部精力都扑在农业生产上。 种了一辈子地的老马没想到,在他50岁那年,发生了一件现在看来至关重要的事情。

  那一年,宁夏农垦决定扩大30万亩优质葡萄种植基地,老马敏锐地觉察到,“这应该是一项适合当地农民勤劳致富的好项目”,因此,他积极响应,当年就一下子种植了50亩葡萄。

  b 不怕困难 他肯学肯吃苦

  不过刚开始种植葡萄,老马纯粹是一个门外汉。发家致富远远比他想象得要难多了。 2006年,由于缺乏经验,老马第一年种植的葡萄苗不少都死了,园子里缺苗断垄,一片荒芜。

  不过老马不服输,用他的话说,“只要肯学肯吃苦,就没有什么事干不成”。抱着这样的信念,依靠着一辈子种地的经验,老马觉得种植葡萄也和种植其它农作物一样,缺苗肯定会影响产量,于是他及时抓苗补苗。

  事后证明,老马的这一举动,给他以后的丰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 等待收获 为省钱事必躬亲

  种葡萄讲究的是长远经济。

  在葡萄刚种上那几年,因为没有挂果和收益,老马为了尽力减少开支,50亩葡萄的田间管理基本上都是和老伴自己干。松土浇水,除草打药,老两口就像养育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经常是从日出一直干到日落也不觉得累。

  勤劳之余,老马还很好学。遇到不懂的,他就跑到几十里外的广夏和玉泉营葡萄基地向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人请教,他自己还买来了相关书籍认真学习。由于勤于学习,很快掌握一定的葡萄管理知识,并避免了生产过程中大的灾害。

  2011年的7月,银川遭受了罕见的连阴雨天,这时正是葡萄生长旺盛期,由于葡萄挂果密度大,遇上这种天如不及时防治,极易得双霉病,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的损失。老马此时果断冒雨打药防治。为了防止雨水把药剂淋掉,他反复防治了多次,结果当年别的农户的葡萄几乎绝产,而老马的葡萄不仅没有减产,而且还增产了。

  d 实现愿望 收入创下最高纪录

  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老马的葡萄连年丰产丰收,仅2013年我的葡萄每亩平均单产就达1156公斤,每亩平均收入16667元以上,葡萄总收入83.16余万元,除去当年投资费用,家庭葡萄纯收入近60余万元,创下了全垦区葡萄生产收入最高纪录。

  老马成了种葡萄能手,远近种植户都慕名来请教。老马此时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他们。一个种植户因为缺乏经验,在种植过程中遇到不少挫折,老马主动到他家的地里手把手教他怎么打叉,施底肥,抹芽,定梢等,使他很快也成为了行家里手。

  让他自豪的是,他种植的优质葡萄酿造的西夏王葡萄酒曾多次被评为国际大奖,而且还被列为国家唯一国宾用酒。今年5月,他还荣获全国五一奖章,成为全国获奖者里唯一的一位农垦职工。

  老马说,农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过上好日子,这个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

    标签: 葡萄 老马 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