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食用菌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
物之一,其独特的生长方式及千奇百怪的形态,往往令人浮想联翩。新疆有240余种大型真菌,其中不乏大量具有药用价值的优质食用菌。去年5月初,我在塔城市认识了几种我新发现的美味蘑菇,故成此文,供读者参考。蒙古口蘑
十年前,塔城市巴克图口岸附近有一片面积数百亩,水深一米多的芦苇湖,芦苇湖外围是大面积湿地。后来,地下水位下降,芦苇湖变成湿地,麻烦随之而来,当地农牧民的牛马,进入芦苇湖变成的湿地觅食常常被困于泥潭。
2010年气候干旱,曾经的芦苇湖,也就是后来的湿地,变成了肥美的草原。2011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塔城地区种牛场牧工张银赶着牛群放牧,距离这片草原数百米,他偶尔抬头望了一眼前方,吓了一跳,昨天碧绿的草地,一夜间竟然变成白花花的世界,草原上的变化甚至引起牛群一阵躁动。
张银跑到牛群前,小心翼翼地靠近这片白色区域。见鬼了,白花花的一片原来是蘑菇。张银50岁,在当地放了几十年牛羊,从未见过这种白白胖胖、香味浓郁的蘑菇。他估计这些蘑菇可以吃,便选大个的蘑菇往一起堆,不到一小时,就堆起一座“蘑菇小山”。半上午,蘑菇太多,捡够了,张银便在大蘑菇中挑选中等大小的,菌盖没有完全张开的嫩蘑菇。中午,张银将4个化肥袋子的蘑菇弄回家,洗了半盆蘑菇,开水烫一遍,然后下锅清炒,味道美极了。
去年春天,这种蘑菇再次大量生长,“老芦苇湖出蘑菇”的消息在当地也随之传开了。这种蘑菇非常奇怪,就长在相对固定的区域,而且生长迅速。前脚采光露出地表的蘑菇,过几个小时蘑菇就又出来了。
我在塔城市采访,有朋友送了我一些这种蘑菇。猛然见到这种蘑菇,我愣了半天,怎么好像“蒙古口蘑”呢?查阅资料,果然相似。令人觉得蹊跷的是《新疆菌类志》记载“蒙古口蘑”仅在巴音布鲁克采到。“蒙古口蘑”菌褶为白色,此蘑菇菌褶却呈淡粉色。
我拍了一些图片发给自治区农科院菌类专家魏鹏教授。反馈来的消息称,从图片来看此菌与“蒙古口蘑”极其相似。羊肚菌及鬼伞
“羊肚菌”是世界著名食用菌之一,由于其营养丰富并具有药用价值,价格一直很高。北疆野生羊肚菌有“粗柄羊肚菌”、“小羊肚菌”、“宽肋羊肚菌”等6种。有些“羊肚菌”分布于山地林区,有些则分布在我们周边的阔叶林。
我曾在巴尔鲁克山、塔尔巴哈台山等地采到“粗柄羊肚菌”。去年深秋,在塔城市周边阔叶林中还发现一种极似竹荪的蘑菇。刚开始,我以为就是“羊肚菌”,查阅一些资料,均无结果,我庆幸自己很可能在新疆发现了一种新的菌类。可是求教一位当地采蘑菇者,对方说,我找到的蘑菇就是“羊肚菌”,春天杨树林里“羊肚菌”最多。
我没有与这位采蘑菇者分辩,我把希望放在了来年春天。一转眼春天到了,重新返回这片林地,我很快找到了“羊肚菌”,此菌学名“粗柄羊肚菌”,菌柄中空肉质稍脆。我去年发现的“羊肚菌”,菌柄呈镂空网状,质地绵软,并带有暗红色菌托。此菌幼体为暗红色膜质球体,并具有与土壤相接的“根茎”。表皮膜质与子实体间有一层湿滑的黏液。从其生长情况来看,该菌首先形成球体,随后子实体从球体中生出,表皮即成为该菌菌托,黏滑的液体很可能是其生长的营养液。经过一系列比对请教,我去年深秋采到的“羊肚菌”学名“黑脉羊肚菌”,为新疆特有的品种。
“毛头鬼伞”,可谓北疆野生食用菌中最奇特的蘑菇之一。绝大多数野生菌严格遵循季节安排,过了季节即进入休眠期。如“粉紫香菇”、“虎皮香菇”、“金针菇”、“阿魏蘑菇”、“黄伞”、“侧耳”(野生平菇)等等。
“毛头鬼伞”却打破了众多野生菌的生长习性“惯例”,春夏秋三季均可生长。其中,春季的“毛头鬼伞”品质最佳,并且能够采到个体超过200克的“大家伙”。“毛头鬼伞”美味可口,而且是一种治疗多种顽症的药用菌。但是,“毛头鬼伞”不可与酒类同食,否则会出现胃肠中毒性反应。
我常年在山野之地晃悠,对自然界的一切充满好奇,蘑菇自然也在其中。为了彻底弄清某些蘑菇是否有毒,我曾经多次冒险一试。其中两次值得一书。一次是“金针菇”,另一次是“滑锈大毒伞”。野生金针菇是天然美味,然而由于其鲜艳的色彩,一般人均将其视为毒蘑菇。我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试验了一次,从此记住了金针菇。“滑锈大毒伞”虽然给我的肠胃带来了一些麻烦,但是,通过实践我学到了知识,我觉得值。
我个人采蘑菇的经验如下:优质野生食用菌一般具有很好的蘑菇香味,有毒蘑菇大多气味不佳,口感发苦或异常。另外,如果不是计划研究菌类者,对于那些不熟悉及偶然发现且产量较低的蘑菇最好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