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场去年10月给我家发放70只扶贫羊,现在个个都膘肥体壮,年底配种后,养殖规模可达100余只,党的扶贫政策真好。”6月9日,正在七十六团十二连后山放牧的努尔兰?木塔里乐呵呵谈起扶贫羊的事。
今年40岁的努尔兰.木塔里是该团十二连牧民,在去年实施的“兴边富民”工程行动中,一家四口人领到70只羊羔,并申请到低保,夫妻俩还代养了60只生产母羊,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努尔兰.木塔里一家的变化,是该团推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该团党委研究决定,将年收入低于2.5万元且有劳动能力的181户少数民族贫困户纳入帮扶范围,力争完成户均3.5万元的脱贫目标。团场通过政策扶贫、资金扶贫、科技扶贫、文化扶贫、生产扶贫、生活扶贫等方面,逐步建立“扶贫帮困工作”的长效机制,多措并举扶持牧民多元增收。
为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该团结合实际制定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帮扶政策,根据少数民族职工家庭情况,因人因户制宜,采取发放扶贫羊、扶贫牛、贴息贷款等帮扶措施,引导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发展经济。同时还采取上地头课、外出取经、开办培训班、科技之冬培训等方式引导少数民族职工转变择业观念,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创业就业能力,广开致富门路,加快增收致富步伐。
据了解,该团今年用优势农作物扶贫牧民,团场垫资300多万元,为87户贫困牧民划分扶贫地4238亩,户均50亩;其中为十二连1400亩地进行宁春16号、宁春50号小麦原种的扩繁;对不愿种植或无种植能力的少数民族职工身份地由团场统一进行流转,流转所得扣除五保三费全部返还给流转人,以此推进少数民族经济走上农牧并举的道路。同时去年底利用“兴边富民行动”项目资金450万元,为94户有羊圈、饲草储备充足的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发放扶贫羊只4336只。并利用劳资、工会、妇联、共青团、计生等部门项目资金进行打捆使用,鼓励能干事、干实事的少数民族群众建立“草原鸡、草原鹅”养殖基地等发展三产。同时积极引导以团场扶持、能人牵头、家庭作坊为主的少数民族妇女编制刺绣产品基地建设,今年,团将为少数民族妇女编制刺绣产品开设店面,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机器设备,促进增收。
为达到扶贫目标,该团采取干部与贫困牧民一对一挂钩帮扶长效机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将少数民族扶贫纳入绩效考核,对因管理不善而完不成扶贫帮困目标任务的挂钩部门、单位及个人给予行政和组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