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因地制宜调整农业设施结构

时间:2021-04-12 编辑:Juli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是重要一环。田的命脉在水,而河南省是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各地提高农业产品的有效供给,往往面临着破解水利瓶颈的难题。

河南省:因地制宜调整农业设施结构

地处山区的三门峡市缺水状况更加严重,该市因地制宜,积极推进“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确保了林果等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为农业结构调整夯实了基础,写下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浓重一笔。

遭遇短板特色农业喊渴

二仙坡绿色果业有限公司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的二仙坡,2016年9月10日在这里看到,苹果挂满枝头,四野绿意葱茏。但因为缺水,这里曾是黄土裸露的一大片荒坡。

公司负责人表示,二仙坡种苹果,纬度带、海拔等条件得天独厚,土壤也是适合果树生长的弱碱性土壤,但面临着缺水这一大难题。

二仙坡绿色果业有限公司也是三门峡农业的一个缩影:发展特色农业有优势,水资源却成为拦路虎。

三门峡全市耕地面积240万亩,其中灌溉总面积仅76万亩,可浇地约69万亩,大部分耕地因没有水源无法水浇。

为破解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河南省正在积极开展农业供给侧改革。但河南作为“中国粮仓”,必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粮食优势地区仍要进一步提高粮食产能。

省委政研室农村处处长王民选分析,丘陵山区虽不是粮食生产的优势地区,但却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领域,可以大力发展林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三门峡市近年积极推进特色农业发展,林果、烟叶等规模产量在全省位居前列。

但有水无水,对于山区林果业而言,大不相同。

破解水资源瓶颈,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成了决定三门峡特色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应对短板五小工程发力

义马市耕地近5万亩,但有效灌溉面积仅1.2万亩,庄稼靠天收,当地粮食尚难做到自给。虽然种小麦、玉米效益低,但发展林果业则有不错条件。

“弥补农业薄弱环节,补齐水利短板,才能为优化农业供给创造条件、提供支撑。”三门峡市水利局局长段建民说。

他根据实际分析,虽然三门峡整体上缺水严重,但在沟岭谷川间,零星水源丰富,许多山区土地属于工程性缺水。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简称为“五小水利”工程),是解决山丘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受资源禀赋制约,三门峡市未列入国家粮食核心区,许多农田水利项目,都不在中央、省重点投资范围。

三门峡市不等不靠,因势利导,2015年开展水利投融资改革,建设“五小水利”工程,试点涉及义马市、渑池县、陕州区3个县(市、区)26个项目,工程总投资6850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6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3250多万元。

义马市东区办事处石佛社区的5000多亩山坡地,过去无水源,连树也不长。当地村民孙忠贵承包后,积极解决水利问题。后来,孙忠贵获得奖补资金300多万元,建设小水利的劲头更足了,如今5000多亩荒山全种上了烟叶、核桃、樱桃等。

截至目前,三门峡市已投资17330万元,新建成“五小水利”工程145处,发展管灌、喷灌、滴灌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95万亩。

三门峡市还坚持公共财政主导和多元投资共建的改革理念,通过烟草水源援建项目、银行贷款、企业融资等形式,2015年来先后融资9.55亿元,有效缓解了重点水利工程资金紧缺的问题。

补齐短板荒山旱塬披绿

守着一眼山泉,却只能望水兴叹——眼下陕州区西张村镇丰阳村这一尴尬困局已变为历史。

丰阳村的一条山沟里,有一处不息喷涌的泉眼,但村庄和山沟近百米的落差影响了泉水的有效利用。

该村村民任增朝在山沟里修建了蓄水池,铺设管道将泉水提升近百米。三分之一的水量供任增朝的果园使用,其余作为四个村村民的灌溉饮用水。

水来之不易,当然高效利用。目前,该村全部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形式,过去浇地一亩至少要100元左右,现在费用减少了一半,用水量也减了一半。

任增朝说,有了水资源保证,果子长得好,每亩增收千元不成问题。

千年大荒山,变成花果山。渑池县洪阳镇柳庄村的百岁老人岳东山曾这样赞美村里的变化。

该拼多年,富裕后反哺乡里。他出资治理荒山,并在水利部门的帮助下,先后投资146万元建设“五小水利”工程,修建7万方的拦河坝1座,提灌站2处,建设800方蓄水池2处,铺设输水管道2万多米,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00多亩。

五小水利工程采取“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农田水利工程中权责不明、重建轻管的痼疾彻底破解,工程将长期发挥效益。

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田建民认为,随着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制约农业的一些“短板”问题越来越显现出来,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

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南省是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耕地亩均水资源量370多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三门峡“五小水利”工程的探索,对因地制宜补齐农业水利短板极具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