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沼气池的快速普及,沼渣去向成了现实问题,就多种利用途径而言,沼渣种植食用菌值得提倡,值得大力推广。 1、季节安排:高温型蘑菇,一般在4月中旬进行堆料,5月上旬播种,5月下旬覆土,6月中旬出菇,8月采收;秋菇一般在9月下旬堆料,10月播种,11月出菇,次年4月采收。 2、原料选择:每种植100平方米蘑菇用稻草2400公斤、沼渣2400公斤、豆饼粉50公斤、尿素4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石膏粉50公斤、石灰50公斤、碳酸钙25公斤。 3、前发酵(堆制发酵):堆料时间一般安排在下种前25天进行,堆料前2-3天将稻草浇湿或浸湿吸足水分。⑴建堆。先铺1层2米宽、0.3米厚的稻草,再铺1层0.02米厚的沼渣,这样1层稻草1层沼渣地堆,边堆边补充水分,并均匀加入尿素、过磷酸钙等辅料。堆10-12层后,使堆高约达到1.8米左右。将堆顶堆成龟背形,使堆边垂直,再用草帘或薄膜将其覆盖,以防雨淋。⑵翻堆。根据天气和堆料温度变化通常翻堆4次,间隔时间分别为4、4、3、2天,将沼渣和稻草拌松翻匀,外部料翻到中间。第1次翻堆要补足水分;第2次翻堆要将料堆缩至1.8米、高1.6米,并加入1/3石膏粉;在进室内发酵的前1天,堆料四周和场地要用0.5%的敌敌畏均匀喷洒1次,并用塑料薄膜密封6-12小时,使堆料微有肥味,稻草生熟适中,且有韧性,不易折断,柔软有光泽;达到含水量在62%左右、pH值为7.5-8的标准。 4、后发酵(室内发酵):⑴进料堆放。前发酵结束后,把上下里外的培养料抖松,均匀拌放在菇床上,底下2层不入料,并关紧门窗。⑵培养料加湿。料进房后第2天开始加温,在10小时左右使室温达到60℃,维持7天以上。随后待温度自然降到50℃左右,保持5-7天,每隔3-10小时换气15分钟。⑶后发酵结束,培养料要长满白色有益微生物菌丝。并要求达到一些条件:无氨味、有香甜面包味,呈深褐色,柔软有弹性,且不粘手,含水量62%左右,pH值7.2-7.5。 5、翻格:将培养料均匀铺在各层床架上,拣去杂质,边翻料、边拌松,边平整,做到厚薄均匀、松紧适中、料面平整。 6、播种:待料湿下降到28%以下即可播种。每平方米需“谷粒种”菌种1.2-1.5瓶,播种方法:采用混播加面播方法,先用其1/2菌种均匀撒播于料里,后用清洁工具轻轻拍料面,用平板压紧,松紧度适中,播完种后,清理菇房、保持菇房清洁卫生。 7、发酵期管理:播后第2天,关门窗。于早晚进行通风换气,时间长短由气温决定,25℃以下一般不通风,28℃以上适当通风,30℃以上加强通风。一般情况下每天通风1-2小时,以使菌体萌发生长。播后第5天逐渐加大通风量,25-30天后菌丝就会长满料层。 8、覆土管理:每100平方米种植面积需塘泥3立方米、粗米糠250公斤左右。粗米糠在覆土前1天用0.5%石灰水浸泡。覆土时,将处理过的粗米糠与塘泥充分拌匀。一般在7天左右,可见小菇蕾,此时不需喷水,只需将空气湿度保持在90-95%即可,经3-4天床面会出现大批蘑菇,这就能够采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