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淅川县香菇产业扶贫的经验与启示

时间:2023-10-20 编辑:Berg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产业扶贫是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基础支撑,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当前各地产业扶贫取得积极进展。但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地方产业发展同质性严重,种植养殖产品市场销路没有保障;有的地方产业带动脱贫能力弱,贫困户难以从中受益;还有的地方不知道发展什么产业,扶贫产业选择难、发展难。

河南省淅川县香菇产业扶贫的经验与启示

在河南省淅川县调研发现,当地发展香菇产业紧紧抓住产业基础、劳动力资源、扶贫政策、帮扶干部和产业服务这五大要素做文章,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脱贫。

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秦巴山片区县。全县现有贫困人口6万多人,贫困发生率接近10%,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同时,淅川还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丹江口水库一半在淅川,保水质、保生态的任务重,产业扶贫选择空间受到一定限制。在深度贫困和生态保护的双重硬约束下,发展产业难上加难。淅川县立足自身特点和环境优势,将水质保护、绿色发展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形成了短线发展香菇、蔬菜产业,中线发展特色林果业为主,长线发展旅游业的整体格局和长远布局,其中短线香菇产业已经取得较好效果。全县从事香菇种植的农户6000余户,其中贫困户近3000户,共种植香菇3000万袋,年产值2.5亿元。2016年淅川全县脱贫9752人,依靠香菇脱贫的近4000人,香菇产业对全县脱贫贡献率达41%。通过种植香菇,部分淅川贫困人口走上了快速脱贫、稳定脱贫的道路。

产业扶贫是多方主体参与、多种要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系统过程。从淅川香菇产业发展的实践过程来看,做好产业扶贫关键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选好优势产业,找准产业发展和自身优势结合点。产业发展不是空中楼阁,不能从零开始,必须紧紧依靠当地的产业基础和自然资源,这是所有产业扶贫能够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淅川县与全国著名的“香菇之乡”西峡县相邻,距离全国第一大香菇出口基地和大型香菇交易市场都比较近,香菇加工、销售配套齐全,为淅川县发展香菇种植提供了稳定的销售市场。淅川农民种植香菇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经过长期实践,种植技术日益成熟,农民经纪人上门收购,形成分工细密的流通体系。尽管市场有波动,但区域化、规模化种植,降低了生产成本,表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成为地方发展的优势产业,十几年来香菇产业始终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随着居民消费升级,食用菌市场需求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香菇,作为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国内年消费量已达700-800万吨,出口外销市场也很广阔,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因此,淅川县将香菇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的重要着力点,全面规划,县里还专门成立了香菇产业办公室,对香菇产业扶贫工作进行全方位指导和多方面的支持。

二是用好农户资源,广泛带动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发展。很多地方产业扶贫需要参与农户资金、技术或其他方面的配套措施和要求,这无形中把很多贫困户排除在产业扶贫之外了。搞好产业扶贫,必须确保贫困户的参与门槛。发展香菇产业需要土地资源(耕地、林地、宅基地等)和劳动力,而大多数贫困户都有这样的资源。从土地资源看,淅川作为山区、库区,人均耕地少,靠生产粮食很难脱贫,农村的山地、宅基地又利用不充分。从劳动力看,贫困村青壮年劳动力多数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闲散劳动力数量不少,但很多年纪偏大或者家庭有老人、孩子、病人需要照顾,生产就业机会较少。香菇种植劳动强度不是特别大,但需要人工精心看护照料,最适合家庭经营。发展香菇产业,不仅使农户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也为劳动力找到了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发展生产的机会,使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分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从调查情况看,一袋菌棒成本3.5元左右,生产鲜菇1斤多,能够收入7-9元。一个贫困户两个劳动力可以种3000-5000袋香菇,一年即可实现纯收益上万元。目前淅川香菇种植有多种方式,既有利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零散地块搭建香菇棚分散种植,也有企业、合作社建设大规模的香菇种植基地、贫困户入园集中生产。贫困户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到香菇产业发展中。

三是加强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扶贫资金助推作用。过去,一些贫困户长期没有参与到香菇产业发展中,一是发展意愿不强,二是缺少发展资金。为此,淅川县出台政策,凡发展香菇等产业的贫困户,每户政府给予5000元的产业扶贫引导资金。这成为贫困户发展产业的重要激励因素,一些原先对产业发展没有想法的贫困户,看到无偿补助的产业引导资金,开始动心。与此配套,贫困户在发展产业中资金不足的,政府还帮助每户解决3万元的免息小额贷款。这两项政策基本解决了贫困户的香菇种植的启动资金,形成了产业扶贫的有力助推。

四是开展精准帮扶,打造能帮善扶的基层干部队伍。产业扶贫有资金、有项目、有场地、有市场,并不一定能够成功。要素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取决于能否有效地进行组织管理,而这是贫困户的突出短板。干部精准帮扶是促进各项要素发生“化学反应”的关键力量。淅川县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他们将干部精准扶贫的责任细化到产业项目上,要求干部帮扶不能停留在送钱送物、过节慰问上,而是落实到产业发展上,重视培养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很多帮扶干部将主要精力用到帮助贫困户解决产业发展资金、联系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提供市场信息等方面,一些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在此过程中也成长为香菇“土专家”,对香菇生产比贫困户还上心,比农户还懂技术,比香菇贩子还了解市场行情。帮扶干部对贫困户生产过程直接督促、指导,有力保障了贫困户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使贫困户在实践中学习,在产业发展中少走弯路。

五是创造良好环境,为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为保持香菇产业发展优势与活力,淅川县多方面加强对香菇产业的专业化生产服务。在技术保障上,县农业局专门成立香菇产业技术服务组,聘请西峡县香菇专家作为技术顾问,深入香菇种植基地为农户开展现场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在市场开拓上,加大香菇产业领域的招商引资,一些香菇加工企业开始到淅川投资设厂,进一步拓宽了淅川香菇的销售渠道。在产业发展引领上,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建起26个香菇产业园,有力促进了产业水平的提升,形成了产业发展的引领力量。这些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致富,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