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辅助生产的管理制度

编辑:Abbott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一、猪只出场与调运1、猪只出售前应按《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规定检疫,并按《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规定,取得免疫标识方准出场。2、运输车辆在猪装车前、后应进行消毒。3、猪只在运输途中,不得在疫区、城镇和集市停留、饮水、饲喂。二、废弃物处理与环境1、猪场废弃物应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原则。2、猪粪宜集中堆放,经生物发酵消毒后利用。3、猪场的污水应经生物处理并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规定排放。4、猪场宜绿化,形成防护林带,减少猪场生产的有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三、档案记录1、猪场应认真做好安全生产记录,建立档案。⑴认真做好日常生产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引种、配种、产仔、哺乳、断奶、转群、饲料消耗等。⑵种猪来源、特征、主要生产性能记录。⑶饲料来源、配方及各种添加剂使用情况的记录。⑷兽医人员应做好免疫、用药、发病和治疗情况记录。⑸每批出场的猪应有出场猪号、销售地记录,以备查询。2、主管档案人员应审查原始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3、资料应尽可能长期保存,档案资料最少保留二年,有长远价值的资料应备份。
    标签: 猪场 记录 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