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八月初,全国各地的商品猪价格开始迅速上涨,基本上摆脱了养猪亏本的局面。为期约一年的全国猪价大滑坡是近年来少有的,价格波动之大在我国生猪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不同规模的养猪场户在此次猪价波动中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有的由于仔猪购进的高价位而损失惨重。 养猪场户是生猪产业链的第一车间,也是猪产业链条中的弱势环节。流通组织、加工企业和市场肉品销售商的利益基本不会在猪价波动中受到损失。有的还乘虚而入,压级压价,使本已受伤很重的养殖户雪上加霜,市场上猪肉及其制品的价格却没有同步下降或者下降的幅度较小,普通消费者也没有从生猪价格下跌中得到什么好处。出现了养猪户纷纷低价抛售,宰杀母猪,减少存栏,导致生猪产业大起大落。通过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调整猪产业中各环节的利益分配关系,让养殖场户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弱势地位有所改变,尽可能做到在市场行情好时多赚,行情差时少赔或者不赔。笔者认为减少波动带来的损失,应该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畜产品优质优价条件成熟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市场对优质安全畜产品的认可开始显现,并呈明显的价格优势。换句话说,优质优价开始显现。因此,解决波动的影响首先是在品种上下功夫。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品种是基础。河南的种猪发展水平至少比安徽提前十年,上海的生猪市场上,河南省占到50%以上,安徽省只有5%,不及河南的十分之一。在市场化的今天,首先解决好品种问题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性环节。 批量出栏能力成为竞争关键 正大集团近年来在标准化养猪方面探索的“四良配套、同源引进、分段饲养、全进全出”养殖模式代表着我国目前养猪业的最高水平,也非常符合农村实际,是改善养猪模式,降低养殖成本,实行以猪为本,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益探索。同质同品种的商品猪,在安徽每千克只卖到7.6元,在河南则卖到8.0元。原因在于我们的规模化程度低,批量出栏能力弱,加大了猪贩的收购成本,压价是必然的。由于河南的规模场批量出栏水平高,很容易在一两个规模场收购一车猪。实践证明,猪贩收猪过程每延长一天,就会损失活猪体重4%。因此,解决的办法不仅是提高科学饲养水平,还要在规模化饲养的同时,做到同期发情,同期配种,批量出栏。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养殖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种粮有补贴,农机有补贴,作为在农业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养殖业毫无疑问也应该给予补贴。政府部门需要在以奖带补、养殖贷款、养殖用地用电、沼气利用、小区道路配套等方面给予优惠。要注意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作用,减少贷款手续,适当放量资金,延长使用时间。不少地方的农村信合组织在为农民服务中已经探索了很好的资金使用方法,也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 扩大产业链中的农民利益 养殖场户、中介服务组织和龙头企业链条中,应重点加强对养殖场户的利益分配倾斜。一方面,加强为养殖业服务的各类中介组织建设,通过协会等把养殖场户联合起来,提高话语权,增强与加工企业的对话实力,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对龙头加工企业中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管。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本无可厚非,但是,在每年国家对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的投资中,都有一定比例的基地建设资金,企业很少用这笔钱建设养殖基地,农民也难以享受到国家财政扶持的“阳光”。因此,建议基地资金像粮食直补一样,通过财政渠道对规模养殖场或者购买良种予以直补,或者加大对畜牧产业化企业这笔资金的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尽可能保护养殖环节的利益,保持发展后劲。 订单养殖利益极大 订单是保障养殖业免受波动影响的最理想渠道。如果养猪业的订单比例达到80%以上,出现大的猪价波动可能性就小,农民受到的损失也就少。否则,如果贵时买,贱时抛,只能让市场牵着鼻子跑,赶的永远是末班车。有条件的省份可以建立生猪的期货贸易市场。通过“期货+公司+农户”等模式,以订单的方式把生猪生产者整合在一起,有效地化解由于市场变化、合同不履约等带来的多重风险。通过期货交易,对生猪生产进行实时监控,也实现了市场信息的进村入场,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