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生产的直接成本中,饲料占70%左右。怎样才能做到既满足机体的营养要求,又能降低饲养成本,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1.多阶段饲养。猪体组织的生长过程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所以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也是在各个阶段渐次发生的。为此可把猪的整个饲养划分若干阶段,把价格较大的蛋白质类饲料――浓缩预混料和基础料的比例每10天调整1次,即将预混料的比例从20%每10天降1个百分点,基础料每10天增加1个百分点。与三阶段饲养法(20-35公斤、35-60公斤、60―90公斤)相比,日增重提高可5.5%,料耗降低2.8%,每头增经济收入23.17元。 2.生饲干喂。由于饲料中的许多营养素特别是维生素在高温下易被破坏失活,所以应以生喂为好(豆类饲料除外)。有的营养物会在水中流失和发生某些化学变化,因此应大力推广生饲干喂技术。猪采食干料时能增加咀嚼次数、促使唾液大量分泌,使唾液中的消化酶更能充分地发挥作用。提高饲料利用率。 3.限制饲喂。限制饲喂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胴体瘦肉率。一般猪体重在60公斤以前不要限饲。因为猪早中期生长发育的强度大,对饲料营养需要量大,机体对饲料的转化率也很理想,如果限饲则影响到日增重。60公斤以后,猪的消化器官发育已达到完善程度,采食量大。进行限饲可以达到节约饲料、降低脂肪沉积和提高瘦肉率的目的。限饲的标准一般为充足采食量的80%-85%。 4.适时出栏。猪的生长发育是按骨―肉―脂的顺序规律进行的,猪的饲养期越长或体重越大,脂肪沉积越多,猪皮就越厚,就会降低瘦肉率。另外猪体沉积脂肪所消耗的能量是蛋白质的9倍,所以饲养“大猪”将会付出巨大的饲料代价。杂交瘦肉猪出栏体重一般在90-9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