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猪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生产出的粪尿已远远超出生态环境的再循环需求。于是,对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加之粪便散发出的有害气体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养猪业的发展。目前已有许多国家,如荷兰、德国、英国等,试图通过立法的方式来解决因发展畜牧业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但这种解决方法使得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目前,营养学家已经将过去追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转移到采取多种方式来有效减少粪便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上。本文仅对近年来关于降低粪便中营养物质排出量以及减少粪便排出量的营养学方法予以综述,以供今后研究开发低污染的绿色饲料时参考。1.减少养分排出量1.1铜和锌当前日粮中铜和锌的添加量多数超出其适宜需要量,其原因主要是较大剂量的铜和锌可以起到生长促进剂的作用。在加拿大,国家饲料协会已将日粮中铜和锌的最大限量分别规定为125ppm和500ppm。在美国,日粮中铜和锌的添加水平远高于此。荷兰考虑到环境污染问题,已不再允许在日粮中使用铜和锌的促生长剂量。一旦日粮中铜和锌的含量刚好可以满足动物体对其需要时,这两种物质在粪便中的排出量就会显著降低(Murphy,1998)。1.2氮和磷养猪生产中饲料投入占很大比例,而氮和磷的成本又占日粮成本的很大部分。氮和磷的过量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祸首。一般情况下,生长猪只能利用氮和磷食入量的80-85%(Jongbloed等,1992),于是人们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求降低氮和磷的排出量、提高日粮中氮和磷利用率的有效措施。这就需要对饲料原料中各种氨基酸和磷的消化率以及各种动物对这两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有一个准确的了解。1.2.1氮的利用率不同饲料原料中氨基酸的利用率有很大差异(见表1,NRC1998)。人们普遍认为以可利用氨基酸为基础来配制日粮比以总氨基酸为基础配制更为准确。饲料中氨基酸的利用率需要准确测定。目前尚未找到一种方便、低廉、可重复的技术对氨基酸的利用率作出正确评价。一般认为,氨基酸的回肠末端消化率可以用作评定饲料中氨基酸的利用率。但是,对经过热处理的和含有大量抗营养因子的成分,回肠末端消化率可能会高估了氨基酸的利用率。Batterham(1993)研究表明,豌豆的处理温度从0℃上升到165℃的过程中,回肠末端消化率从92%下降到84%,但是用费时费力的斜率法作出的消化率都是从96%下降到47%,其原因主要是赖氨酸的ε-氨基在高温时与还原性糖结合而不能被动物体所利用导致的,但传统的氨基酸分析方法不能将两者区分开来。1.2.2磷的利用率日粮中总磷的含量不能代表其营养价值,因为磷在大多数植物中是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的,难以被动物体利用。动物性磷源和无机磷源的利用率较高,因此配制日粮时应以可利用磷而不是总磷为基础。评价饲料中磷的利用率有两种不同的方法(DeLange,1997)。一种是美国采用的斜率比法(Cromwell,1993),该方法是将日粮中待测磷源添加水平与骨骼特性作一相关,再与标准磷源相比而得出的。另一种方法是荷兰、法国等国家采用的方法,利用不同磷源在低水平采食条件下粪中磷的含量来评定磷的利用率(Jongbloed,1987)。这两种方法相比,后者比前者得出的数据变异小,重复性高(Jongbloed,1987;Yi和Kornegay,1996)。由表1可见,对多数原料来讲,两种方法得出的数据是一致的。但是,某些成分,如双低油菜粕、脱壳大豆粉以及磷酸氢钙的数据存在很大差异。欧洲多用磷酸钙而不是磷酸氢钙,原因即在于此。1.3发挥动物生产潜力,降低氮磷排放量生产率提高是最直接的降低氮磷排放量的有效措施。通常饲料转化率的提高会减少粪便中氮和磷的排放量。饲料转化率每提高0.25个单位,可以减少氮的排出量5-10%(Coffey,1996)。在过去的20多年中,25-110公斤猪的饲料转化率从4.0降到2.85。Jongbloed(1997)。高蛋白质沉积率的猪饲料转化率也高,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瘦肉(Jongbloed和Henkas,1996)。另外,当饲养公猪而不是去势公猪时,瘦肉生长潜力提高15%,可以使粪中氮和磷的排放量减少15%(Jongbloed和Lenos,1992)。Keller(1980)研究发现SPF猪较一般饲养条件下的猪饲料转化率提高10%,从而可减少10%的氮排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