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将非瘟挡在门外的20条养猪场建设意见

时间:2023-11-16 编辑:昌茂氏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非洲猪瘟下我们必须更加坚持母猪场和育肥场设计建设的生物安全理念,我们在这里把这些经验以及针对非洲猪瘟接触传染的特性,可以采取的一些更具体的措施稍作归纳,供大家参考,也算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集思广益,共克时艰。

 能将非瘟挡在门外的20条养猪场建设意见

1、简单说,现代高效猪场就是生产猪的工厂,猪场尽可能在一个封闭环境内以经济可行的方式最大程度地降低外围环境对猪的影响,确保猪只健康生长的条件。

2、所有的猪舍以及连廊为全封闭结构,减少猪与外界的接触机会,且猪场内防鸟、防鼠、防虫都要有专门的措施。粪污首选液泡粪工艺,以利于封闭,前提是要有足够的土地就地消纳粪肥。

3、猪场应该有严格的分区设计和管理,猪场应该尽量减少出入口,从低等级区域进入高等级区域要有严格的清洗消毒措施。即使是在特殊情况下人员从猪舍出来也应该无法从外部打开门锁再度返回,除非再次从猪场入口经过淋浴方可。人员清洗消毒设施场所和用品要保证一定的舒适性,特别是在北方寒冷地区的淋浴设施要格外注意。

4、场内通道设计支持人员和物资单向流动,所有的物资进入猪舍时都会经过严格的消毒。

5、在繁殖场内更倾向于建立祖代母猪群体,场内自行繁育父母代母猪,减少场外引种次数。只需每年更新少量祖代母猪即可,以前我们的很多母猪场就是这种设计,现在更加能看出它的好处。

6、猪场建设、设备配置和安装要考虑到易清洗消毒、不留卫生死角,无积水。

7、猪场内设置用餐和休息场所,生产区员工中午在淋浴功能房的休息厅内进餐、休息,不再返回生活区,减少一次出入的风险。

8、猪场建设和设备配置要讲求质量,不易腐蚀、损毁,保证猪场运行的稳定性,控制系统最好能与互联网连接,获取远程支持,减少不必要的外来维修与干预。

9、所有的饲料运输车辆、仔猪转运车辆未经消毒都不得进入场区,并且要在远离厂区的位置设立车辆洗消中心。车辆洗消中心和运猪车要有专门设计,保证车辆能够彻底洗净、注意消毒时间和温度。

10、生活区分为内、外生活区。外勤人员、外部办公人员、休假返回的隔离人员等,居住于外生活区;生产区员工居住于内生活区,外生活区和内生活区完全分开,减少人员接触造成的风险。生鲜食品只能存储在外生活区。内生活区的饭菜在外生活区做好后由专门窗口传入。

11、死猪处理:死猪与活猪有不同的出口,应在场内选择一块合适的地点设立死猪处理区。

12、努力扩大有效生物防疫范围,范围越小越危险。整个场区采用实心围墙,减少小型动物进入生产区内,在实心围墙一定距离外,再设置围栅,进一步扩大有效生物防疫范围。从围栅到实体墙之间最好能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且在场区内最好不要有花草树木,不要有积水,可以考虑适度硬化。猪舍周边争取做到寸草不生。

13、母猪场和育肥场带有外围围栅。在母猪场,我们设计了中转料塔和转接出猪口。

14、单点规模适度,同时要注意平衡风险与成本。一点式布局会加大整场的存栏规模,应尽量避免。我们推荐断奶到育肥方案,减少一次转猪,可降低猪群应激和与外界接触的风险。

15、对于育肥舍的规模,考虑到猪场防疫增加的建设和管理成本,以及土地资源的稀缺,我们可以不必像美国一样追求彻底的分散育肥,可以适度扩大单个育肥场规模,但是要尽量保证一个育肥场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比如说四周内填满,使得整场的育肥猪日龄差距较小,便于管理,也便于形成比较均匀的免疫梯度。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把整场快速清空。

16、非洲猪瘟加大了养猪的风险,并且将会加速产业的集中化和规模化。对于大集团企业来讲,追求规模效益的基本逻辑未变,单点数量太多,反而会摊薄管理资源,增加风险与成本。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则不宜把所有的母猪放到一两个场区以追求规模效应。本文的重点在于讨论大型高效猪场的建设,对于散养户和小型养猪企业来说,仅供参考。

17、在猪周期和非州猪瘟的共同作用下,并购可能会增加,对于并购前的调研以及并购后的改造必须把充分的生物安全置于首位,很多便宜的资产可能并不划算。

18、生产管理:对大型高效场运营缺乏经验的企业,可以考虑托管,借助托管方的成功经验。托管公司有自己成熟的体系和猪场设计模式,且生物安全的理念已经很好地贯彻到了他们的猪场设计建设、生产运营和维护的各个环节,在猪场设计建设过程中如有托管方参与,可以让企业少走弯路,降低风险,节约建设成本。

19、采取轻资产战略经营的公司,对于代建、融资租赁或者租赁经营的繁殖场,必须把握生物安全标准和建设质量。在非洲猪瘟不能得到控制的情况下,规模企业的育肥策略值得重新考虑。对于轻资产战略者来说,代养场的生物安全必须重视,其建设标准和生产管理必须符合非洲猪瘟下的最严格要求,这样才能保证产业链条的长期稳定。奶业十几年前轻资产战略带来的教训,一定要汲取。

20、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前期如果选址不当,在后期无论作多大的努力都很难弥补。选址时,两公里和五公里范围的猪场分布和猪群密度,周围有无垃圾场、屠宰场、活畜交易市场、死猪处理场,猪场离最近公路的距离,风向,地形,河道,雨水排向等先天条件都应该要全盘考虑。每个公司可以据此制定一个选址评价体系,尽可能作出最优的选择。

非洲猪瘟作为接触传染的疾病,理论上讲是可控的,魔鬼在细节。中国人的猪肉消费占全球一半,依赖进口不现实,养猪的任务只能由我们自己完成。面对非洲猪瘟,只能从最基础的做起,只有在猪场选址、设计、建设、设备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使用和维护管理等方面都做到不打折扣,把对抗疫情当作技术提升的机会,尽全力把风险最大程度地去缩小,争取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