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的防治

编辑:Juli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形、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成年动物的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等皮肤处发生水疱和溃疡,幼龄动物多因急性心肌炎、出血性肠炎而死亡。  流行特点  本病在冬春季节多发,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经消化道、呼吸道、黏膜、眼结膜、乳头、损伤的皮肤以及交配等途径传染。鼠类、鸟类等野生动物和空气也能传播病毒,该病传染性极强。一般子猪的易感性高,死亡也较多,有时人也能感染。流行有一定周期性,这主要与动物的免疫状态有关,一般每隔一两年或三五年流行一次。  诊断要点  以蹄部、口腔黏膜发生水疱和糜烂为特征。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不振,减食或废绝,随后在硬地上行走时呈明显的跛行,继而在蹄冠、蹄叉、蹄踵、副蹄、趾间、鼻盘、口腔黏膜、乳房皮肤等处发红,出现数量不等的米粒大小的水疱,水疱内的液体初期呈淡黄色、透明,后呈粉红色,自行破裂后形成鲜红色烂斑,不及时治疗常发生化脓、坏死,形成溃疡。  有继发感染时,蹄壳脱落而不能行走,常卧地不起,子猪常因急性心肌炎、急性胃肠炎而死亡,病程很短,致死率60%~80%。大猪多呈良性经过,无继发感染时,约两周左右自行康复。  剖检可见胃、小肠、大肠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心包膜呈弥漫性或点状出血,心肌松软似煮熟样,切面有淡黄色或灰白色斑点或条纹,似虎皮,称为“虎斑心”。  防治要点  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加之良好的饲养管理,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抵抗口蹄病毒及细菌的侵入,并可有效控制继发感染。  预防加强猪群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应激因素。对于疫情严重地区要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实行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减少病原传入机会。  药物治疗  (1)蹄部病变,先用3%来苏儿洗净,后涂擦龙胆紫、碘甘油;口腔病变,用清水、食醋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溃烂面涂上鱼石脂软膏、1%~2%明矾或碘甘油;乳房病变,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上氧化锌鱼肝油或青霉素软膏;小猪发生恶性口蹄疫时,可静脉或腹腔注射5%葡萄糖盐水30毫升~50毫升,加维生素C50毫克,皮下注射安钠伽0.26克。  (2)丰强先锋或清开灵+强效阿莫西林混合肌注,1天1次,连用5天。  (3)富红长笑+氟苯尼考注射液(单方制剂)按推荐剂量混合肌注以防止继发感染,2天一次,严重者1天1次,连用3次。  (4)抗病毒I号粉+恒福特按推荐剂量混合拌料,混饲2周。
    标签: 黏膜 水疱 口蹄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