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编辑:Abbott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蚊媒传播 (自然疫源性)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为高热、流产、死胎、公猪睾丸炎。该病主要在夏秋季节流行。目前,正是乙脑免疫接种的关键时节,养猪户(场)应抓紧预防。病原与流行 该病的病原为乙脑病毒,属黄病毒科乙脑病毒属。乙脑流行范围很广,在热带地区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而在温带和亚热带则有严格的季节性。据我国多年统计资料,约有90%的病例发生在7~9月,而在12月至次年4月几乎无病例发生。本病的发病形式具有高度散发的特点,但局部地区的大流行也时有发生。在该病的流行中,蚊虫是重要的传播媒介。猪是乙脑的主要危害对象,同时猪也起着贮存宿主的作用。乙脑病毒在自然界传播的基本规律是每年出现一次大的或较大的流行。 临床症状 猪常突然发病,体温40℃~41℃,持续数天,呈稽留热。病猪精神沉郁,嗜眠喜卧,食欲减退或废绝,渴欲增强,粪便干燥呈球形,表面附有白色黏液,尿为深黄色。个别猪兴奋、乱撞及后肢轻度麻痹,也有后肢关节肿胀而跛行。妊娠母猪感染时主要症状是突发性流产或早产,流产的胎儿有死胎、木乃伊胎或弱胎,但多为死胎,胎儿大小不等。流产后母猪症状很快减轻,体温和食欲逐渐恢复正常。患病公猪于发热后常常发生一侧或两侧睾丸肿胀,肿胀程度多大于正常的0.5~1倍,大多数病猪3天后逐渐恢复正常,偶有个别病猪的睾丸缩小、变硬,丧失生产精子的能力。 病理变化 病猪的病变主要在脑、脊髓、睾丸和子宫。脑和脊髓充血、出血、水肿,公猪的睾丸充血、出血和坏死,母猪的子宫内膜充血、水肿,黏膜覆有黏稠分泌物,胎盘呈炎性浸润,流产和早产的胎儿常见脑水肿,有血性浸润,胸腔积液,腹水增多。 诊断 根据猪乙脑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及其临床特征不难作出诊断,但确诊还必须进行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试验等特异性诊断。 鉴别诊断:在临床上,猪乙脑与猪布鲁氏杆菌病、细小病毒感染以及猪伪狂犬病极为相似。它们的区别在于:猪布鲁氏菌杆病无明显的季节性,母猪流产多发生于妊娠的第三个月,流产的胎儿多为死胎,胎盘出血性病变严重,极少出现木乃伊胎,公猪睾丸肿胀多为两侧,附睾也有肿胀,有的猪还出现关节炎而跛行。猪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流产、死胎、木乃伊或产出弱子多见于初产母猪,经产母猪感染后通常不表现繁殖障碍现象,且都无神经症状。综合防治 对该病的主要防治措施是防蚊灭蚊和免疫接种。灭蚊可采用药物灭蚊法、生态灭蚊法和生物学灭蚊法。免疫接种,目前世界上都采用乙脑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我省应在每年蚊蝇季节到来前对基础公、母猪普遍注射乙脑疫苗1头份,6个月后加注1次,以后每年注射1次。
    标签: 乙脑 母猪 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