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异丙嗪是一种抗组胺药,用于治疗支气管痉挛,胃、肠、子宫平滑肌的过度收缩。另外,还有显著的中枢抑制作用,可增强麻醉药和镇静药的效果,并能降低体温,用于热天远途运输动物。近年来,笔者将其用于黄牛前胃驰缓的辅助治疗,经大量临床病例的观察总结发现,只要应用得当,对增强瘤胃蠕动,促进反刍确有立杆见影之效。现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1病因及症状黄牛原发性的前胃驰缓,往往由于饲养失宜,管理不当,劳役过度;育肥期间添加精料过多,摄入过多的富含组氨酸的饲料,如稻谷、玉米、紫花苜蓿、小麦麸皮、胡麻饼、大豆等;或饲养标准突然改变,食入过多富含蛋白质的饲料;或处于应激状态等引起。病畜出现食欲减退或消失,反刍迟缓或停止;瘤胃收缩力弱,收缩不完整,蠕动次数减少,严重的瘤胃蠕动停止;触诊瘤胃内容物充满、粘硬或呈粥状,有时虚嚼、磨牙、异嗜。2治疗及观察确诊之后,牛一次按每头250~500mg肌注盐酸异丙嗪,约经20~30分钟后,开始反刍。听诊,瘤胃蠕动音由远及近逐渐增强,持续10多秒钟,形成一次完整的收缩(用药前有时虽有蠕动音,但持续时间短,收缩波不完整),但收缩力仍不及正常状态;瓣胃蠕动音低沉、连续。反刍时每个食团咀嚼20~35次不等,咀嚼稍显无力。心率无明显变化,呼吸深长,体温无变化或降低0.1~0.3℃。大多数病畜用药后精神萎顿,个别四肢发软,喜卧地,两眼半闭,似半醒半睡状。大约持续1~2小时逐渐消失,随后反刍和食欲逐渐恢复,瘤胃收缩力逐渐增强。3典型病列病例1:2003年4月5日,某县沙塘镇新民村李某家1头6岁母牛,膘情中等,偷食馒头大约2kg,致急性瘤胃酸中毒。经用小苏打液洗胃、静注及口服中药“曲麦散”加减治疗3天后,精神明显好转,瘤胃有收缩音,但微弱而不完全,不反刍。注射盐酸异丙嗪300mg,27分钟后出现第1次反刍,且一次收缩时间延长,蠕动波完整。病例2:2004年5月20日,某县城郊乡邓山村王某饲养的1头4岁牛,性情暴烈,经注射魏氏梭菌苗后,引起不食,来我院就诊。经查:体温38.6℃,心率80次/分,精神沉郁,瘤胃蠕动停止。注射盐酸异丙嗪400mg留院观察,用药大约20分钟后,出现反刍,听诊瘤胃蠕动恢复正常。4小结4.1盐酸异丙嗪促进黄牛反刍的适应症,仅局限于对前胃驰缓已进行了前期有效的对症治疗,使病因得以控制和消除,症状得以缓解,但瘤胃蠕动迟缓,仍不反刍者。因疲劳、离群、恐惧、剧烈疼痛、疫苗注射等应激因素引起的此类病例,应用盐酸异丙嗪也有促进反刍的作用。4.2黄牛摄入大量富含组氨酸的饲料经小肠吸收,随血液循环进入肾、肠细胞中,在组氨酸脱羧酶的作用下,生成大量的组胺;而在蛋白摄入量过多超过瘤胃微生物分解利用的能力时,过量蛋白在瘤胃内环境中发生腐败,产生大量的有毒酰胺和胺,包括组胺,其中一部分经瘤胃壁吸收进入机体。组胺在机体内的聚积,在牛体内主要引起瘤胃麻痹,抑制嗳气,而盐酸异丙嗪能够对抗组胺,恢复瘤胃运动,从而引起反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