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养牛现存问题与解决办法

时间:2024-11-30 编辑:Dav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1、圈舍简陋。暗、湿、窄、小,是山区养牛牛舍的基本现状。无论过去养牛为耕地,还是今天养牛为致富,在牛舍建设上下工夫的甚为少有,所备有的牛舍一年四季一个样,从不管冬冷夏热。且为土圈,垫得不及时,舍内粪尿成水池,黏附牛体、危害牛的健康。尤其在冬天,常会引发风湿、腹痛、感冒等疾病。要养好牛,就应搞好牛舍建设。要根据牛的生理特点和当地实际情况以及饲养规模,在坚固耐用、管理方便、冬暖夏凉等方面全面考虑,科学设计,搞好圈舍修建,保持卫生。2、同圈混养。由于农户牛舍面积有限,一些人就自然地搞成了混舍饲养。同一舍内,既有公牛,又有母牛;既有大牛,又有小牛;既有空怀牛,又有怀胎母牛。混合饲养造成大公牛、小母牛初情即配,小牛被大牛挤饿,弱牛被强牛欺负,孕牛早产、流产等状况。因此必须按性别、大小、强弱、妊娠等情况区别对待,分开饲养,以利实现生产目标。3、饲喂不定时。因缺乏科学养牛知识,绝大多数养牛者不定时、定量、定质饲喂,而是忙了少喂,闲了多投,直接影响到牛的生长发育。定时、定量、定质,乃为科学养牛的基础,必须认真实施,因此冬春农闲时期,日喂3餐,夏秋农忙时还应加喂。4、有啥喂啥。牛的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的,随着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生产用途,所需求的营养物是有区别的。而山区养牛却普遍为有啥喂啥,什么营养搭配,养分互补,统统置之脑后,春夏秋赶上坡,到了冬季喂秸秆,形成了“夏饱、秋肥、冬瘦、春乏死”的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状况,满足牛对养分之需,就应相信科学,全面实施饲料的调配化,吃饱不浪费,提高效益,增加养牛户的经济收入。5、饲养浪费大。不少养牛户没铡草设备,冬季舍饲时,将玉米秆、干麦秸向牛舍扔几捆,让牛就地采食,使牛连吃带踩,食用少,糟蹋多。各农户均应有铡草工具,做到寸草铡三刀。6、很少加喂精料。一些养牛户认为,牛是草食牲口,以草为食,搭料不搭料无所谓,不论是怀孕牛、哺乳母牛、种公牛,还是役用牛,均极少给料,导致牛的生长性能很差。要想使牛健壮,达到良好的生产目标,应供给全价的日粮,种公牛一般日喂精料1.5-2公斤;役用牛日喂量不少于1-1.5公斤;怀孕母牛,尤其在分娩前3个月,由于胎儿的快速生长,更应增喂优质全价料。7、母牛开配早。小母牛一旦发情就配种,这是山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过早配种影响到牛的生长发育,缩短了牛的利用年限,同时也影响到下一代的生长发育和体质。应坚决杜绝母牛早配种,一般黄母牛在1.5-2岁时开始配种比较合适。8、近亲交配严重。近亲交配是影响山区养牛经济收效的突出问题,酿成山区黄牛成年体型变小,体质变差,品种退化。要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大力普及良种肉牛,改良本地黄牛。随着黄牛改良工作的逐步开展,一些地方已引进了夏洛莱、西门塔尔等肉牛,还有的建立健全了冷冻精液配种站。
    标签: 养牛 母牛 牛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