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脐带炎脐带炎是指犊牛出生后,脐带断端感染细菌而发生的化脓性、坏疽性炎症。1.1症状新生犊牛急性脐带感染,初期常不被注意,仅见消化不良、下痢。由于脐部化脓、坏死,患犊脐带局部增温,体温升高,呼吸、脉搏加快,精神沉郁,弓腰,臌胀,消化不良,瘦弱。检查脐部有蜂窝织炎,脐带断端与其周围组织肿胀,触诊局部疼痛,脐管增大,铅笔粗至手指粗,质地坚硬,如一索状物,断端由于脓性物附着而结痂,除去痂皮,手压可从脐管或脐尿管中挤出污秽浓稠脓汁,具恶臭。肿胀波及周围腹部,脐孔周围形成脓肿。严重者可继发关节炎、肝脓肿等。临床上常见犊牛脐疝时,脐部也增大,故应予以鉴别。脐疝质地柔软,触摸无痛感,可触摸网胃或真胃,将内容物慢慢送回腹腔内,肿胀消退后,可摸到疝孔。这都是脐带炎所不具有的特点。1.2预防1.2.1加强产房消毒卫生工作。对临产母牛应单独置于清洁、干净的产圈内。胎儿产出后,在距腹壁5cm处,用剪刀将脐带剪断,随即将断端浸泡于10%碘酊内1分钟。1.2.2经常保持犊牛床、圈舍清洁。褥草要勤换,粪便及时清扫,运动场要干燥,定期用1%~2%火碱液消毒。1.2.3新生犊牛应采用单圈饲养,即一头犊牛一个圈舍,这可避免相互吸吮脐带的机会,防止脐带炎和其它疾病的发生。1.3治疗1.3.1脐部剪毛,用10%碘酊、硫酸铜粉或高锰酸钾粉涂布。用青霉素80万~160万IU,注射用水20~30ml溶解后,于肿胀部皮下分点注射。1.3.2已形成脓肿时,应切开排脓,用0.1%高锰酸钾液冲洗,撒布碘仿磺胺粉,或其它抗生素。1.3.3对症治疗。对体温升高者可用抗生素治疗,以防止败血症发生。1.3.4青霉素100万~120万IU,一次肌肉注射,日注2次。磺胺―甲氧苄胺嘧啶用量为22mg/kg,每天2次。头孢噻呋用量为2.2mg/kg,每天2次。2犊牛大肠杆菌病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急性腹泻、脱水和酸中毒。通常引起犊牛发病的血清型有O20、O35、O75、O101等,其中以O75致病性最强。2.1流行该病主要发生于生后1~3日龄的犊牛,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全年均可发生。自然感染由病菌污染的饲料、褥草、喂乳用具经消化道感染,子宫内感染和脐带感染也有可能。2.2症状2.2.1肠毒血型病犊不见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稍长者呈中毒性神经症状,先兴奋,后沉郁,休温稍高、正常和降低,脉率和呼吸增数,不见腹泻,昏迷死亡。2.2.2败血型出生后3天内发病,精神沉郁,体温升高41℃以上,腹泻者,粪呈淡黄色似打碎鸡蛋汤,腥臭;不腹泻者,粪呈柠檬色,稍干,外附血液。多数于病后1~2天死亡,死亡率80%以上。2.2.3肠型以腹泻为特征。粪呈粥样或水样,色为黄色、灰白色,内含凝乳块、血丝、血块和气泡,腥臭。肛门失禁,粪便污染后躯,腹痛,多喜卧而不愿站立,脱水、虚脱,1~3天死亡。后期多伴有肺炎。痊愈者,发育缓慢。剖检无典型病理特征。仅见肠胃黏膜卡他性、出血性炎症,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心内外膜出血,肝、肾肿大、变性和出现小坏死灶。病程长的病例有关节炎和肺炎病变。2.3诊断根据流行特点、症状可初步诊断。确切诊断应取未治疗过的犊牛粪便、血液、肝、脾、心肌等进行分离检验。2.4防治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常用有等渗葡萄糖氯化钠液、0.9%氯化钠液和林格氏液等,补液量要足。口服补液盐也可应用。为防止酸中毒可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液100~150mI。抗生素选用高敏性的药物。庆大霉素1000~15001U/kg,1日3次,肌肉注射;或分别用硫酸新霉素20~30mg/kg、强力霉素1~3mg/kg、金霉素10~30mg/kg,每天分2~3次内服。预防的有效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对妊娠后期母牛要供应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饲料,对新生犊牛应及时饲喂初乳;助产时应加强消毒卫生,脐带用5%~10%碘酊浸泡。犊牛床要注意消毒。病犊牛应及时隔离饲喂。3犊牛病毒性腹泻牛病毒性腹泻又称黏膜病,其临床特征是高烧,口腔黏膜烂斑、腹泻、流产和胎儿异常发育。该病可危害犊牛和青年牛,但对新生犊牛危害更大。3.1流行病毒在康复牛和病牛中存在,通过眼、鼻、唾液、粪、精液排毒,当污染了饲料、饮水等,即可经口而传染发病。胎儿可经过胎盘感染。根据对该病临床观察流行特点:①以冬、春多见,呈季节性;②发病犊牛与母牛胎次无关;③发病无地区性;④死亡率有的高达100%。3.2症状3.2.1早产型犊牛提前1.0~1.5个月产出,有在生后即死或生后1~2天死亡的。能存活者,发育不良。3.2.2畸形犊牛前肢腕关节,后肢跗关节屈曲,不能站立,卧地不起;站立者,四肢弯曲呈佝偻样,行走时,步态蹒跚,共济失调。3.2.3眼型失明,多为一侧性,患犊眼外观无异常,仅在步行时见颈向一侧弯曲,眼检查时,患眼对外界刺激无反应。3.3诊断3.3.1临床诊断特征是先天性畸形、失明,抽搐,共济失调,神经症状和稽留热。3.3.2血清学诊断取病死犊牛母体血清和发病犊牛血清进行IBB病毒中和试验。病牛及母体血清学的检查是该病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另外,要注意与维生素A缺乏症、传染性鼻气管炎鉴别诊断。3.4防治无特效疗法,预防是关键。无病牛场,应加强兽医防疫制度,严禁将病牛引入场内,加强公牛检疫,定期对全群牛进行血清学检查,病牛场与健牛场坚决隔离。已感染牛场,加强饲养管理和兽医措施,增强病牛抵抗力和对该病的耐受性,病牛群应进行病毒分离,健康牛与血清抗体阳性牛应分场隔离饲养,定期分离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