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肝炎―病原

时间:2023-02-20 编辑:Bertha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DHV目前发现有三个血清型,即Ⅰ、Ⅱ、Ⅲ型。Ⅰ型在世界多数养鸭的国家发生,能抵抗乙醚和氯仿,主要发生于1~4周龄雏鸭,死亡率为50%-90%;Ⅱ型只见于英国的报道,对乙醚和氯仿敏感,发生于2~6周龄雏鸭,死亡率为25%~50%;Ⅲ型目前只局限于美国和中国,发生于2周龄以内雏鸭,死亡率不超过30%。三个血清型之间无抗原相关性,没有交叉保护和交叉中和作用。与人肝炎病毒、鸭乙型肝炎病毒(属嗜肝病毒科)和犬传染性肝炎病毒无抗原相关性,现就三个血清型鸭肝炎病毒的特性分述如下:  (一)Ⅰ型鸭肝炎病毒:Ⅰ型DHV属微RNA病毒科肠病毒属成员,大小约为20nm~40nm,无囊膜,核酸为RNA,基因组为单分子线状正股单股RNA,大小约7.5Kb;含有VP1、VP2和VP3三种结构蛋白。美国、印度、埃及和中国等已发现Ⅰ型鸭肝炎病毒的变异株(Ia)。病毒不凝集任何动物或人的红细胞,经尿囊腔接种后可在鸭胚、鸡胚、鹅胚中增殖。进行病毒分离时,以非免疫鸭的鸭胚为最好,因为鸡胚有时需盲传几代才出现死亡,但Levine等首次分离该病毒时,用的是鸡胚,有10%~60%的鸡胚在接种后5d~6d死亡,鸡胚发育不良,胚体蜷缩,并有水肿和出血(鸡胚适应毒的病变更为明显),通过鸡胚连续传代可使病毒对雏鸭的致病力减弱;鸭肾单层细胞、鹅胚肾细胞、鸭胚肝细胞等培养物均可用于培养Ⅰ型DHV,并可产生细胞病变。  Ⅰ型DHV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50℃加热1h病毒滴度不受影响,56℃加热60min仍可存活,在37℃条件下可存活21d。在未清洗的污染孵化器中至少存活10周,在阴凉处的湿粪中可存活37d以上;在4℃条件下可存活两年以上,在-20℃条件下则可存活9年;对pH3、氯仿、乙醚、胰蛋白酶等都有抵抗力;2%来苏儿、0.1%福尔马林、15%煤酚皂溶液、20%无水碳酸钠等都不能使病毒失活,但在1%甲醛或2%氢氧化钠中15°~20℃2h、2%次氯酸钙中15°~20℃3h、3%氯仿中5h、0.2%福尔马林中2h、0.25%β-丙内酯37℃30min等均可使病毒完全失活。  (二)Ⅱ型鸭肝炎病毒:Ⅱ型鸭肝炎病毒属于星状病毒科星状病毒属,暂命名为鸭星状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电镜下呈特征性的带有顶角的星形,因此得名;直径约为27nm~30nm,核酸为RNA,基因组为单分子线状正股RNA,大小约6.8Kb。病毒经过尿囊腔途径接种鸭胚盲传几代后,可以在鸡胚中增殖,大部分感染胚表现为发育不良,肝脏淡绿色而有坏死;根据目前的材料不能在任何细胞培养物中增殖;可耐受pH3、氯仿和胰酶处理;50℃加热60min对病毒的感染力无影响。  (三)Ⅲ型鸭肝炎病毒:分类同Ⅰ型,形态、大小、核酸及其理化特性与Ⅰ型相似。病毒经鸭胚绒毛尿囊膜途径接种可以增殖,但病毒在鸡胚中生长不良。初代接种鸭胚时,胚胎死亡不规律,且死亡时间要到接种后8d~9d;随着进一步传代,死亡时间逐渐缩短。鸭胚的病变包括绒毛尿囊膜水肿,胚体发育不良、水肿、皮肤出血,肝、肾和脾肿大。鸭胚或雏鸭的肝或肾细胞培养物可用以增殖病毒。  Ⅲ型鸭肝炎病毒可耐受pH3和氯仿的处理,但对50℃加热敏感。
    标签: 病毒 肝炎 氯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