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传染病防治技术-鸭瘟

编辑:Juli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诊特点是高热,脚软,行走困难,拉绿色稀便,流泪。常见头颈部肿大,故有“大头瘟”之称。  1.病原本病的病原为鸭瘟病毒  2.流行特点对鸭瘟有自然感染性的宿主仅限于雁形目里的鸭科成员(鸭、鹅、雁),其他禽类抵抗力较强,不易发病。在本病流行期间,通常以成年鸭的发病率较高,1月龄以下的雏鸭发病较少,产蛋母鸭发病率、死亡率均高,病鸭的肝、脑、食道及泄殖腔内含病毒量最高。病鸭与康复不久的鸭,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健康鸭群与病鸭在一起放牧,或是经过流行疫区,都能引起感染。被病鸭排泄物污染的用具与运输工具也是传染媒介。某些水禽(如野鸭)、飞鸟、吸血昆虫,也可能传播本病。本病的发生四季均有,通常在春、夏、秋流行最严重。  3.临床症状潜伏期2~5天,人工感染2~4天开始现出症状。体温42~43℃,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口渴好饮水,两脚发软,羽毛松乱,双翅下垂,行动迟缓。严重者伏地不起,强行驱赶时,则两翅扑地而走。病鸭不愿下水。排绿色或灰绿色稀便,泄殖腔周围羽毛沾有稀粪,泄殖腔松驰,有时发生水肿。眼睑肿胀、流泪,分泌浆液或脓性黏液,眼结膜充血。鼻孔分泌物增多,有稀薄或黏稠液体流出。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大头瘟)。呼吸困难,呼吸音粗厉。产蛋母鸭群在死亡高峰期间,产蛋率下降25%~40%。病程一般为3~4天,鸭极度衰竭而死。死亡率达90%以上。个别转为慢性者,生长缓慢、消瘦,角膜浑浊,甚至形成溃疡。  4.解剖病理改变本病的病理变化是急性败血症,全身浆膜、黏膜与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或坏死。皮下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炎性水肿。“大头瘟”的典型病例,头与颈部的皮肤肿胀,切开时流出淡黄色的透明液体。舌根、咽部、腭部及食道、肠道、泄殖腔黏膜表面常有淡黄、灰黄或草黄色、不易剥离的伪膜覆盖,刮落后即露出鲜红色、大小不一的出血溃疡灶。腺胃黏膜有出血斑点,有时在腺胃与食道膨大部的交界处,有一条灰黄色坏死带或出血带,肌胃角质膜下充血或出血。肝脏有出血斑点,肝表面与切面有针尖大至小米大的灰白色坏死斑点,胆囊肿大,脾体积缩小、呈黑紫色,心内、外膜上有出血点,腔上囊出血,卵泡常有变形与泡内出血性病变。  5.诊断根据流行特点、特征性症状与解剖病理改变,即可做出诊断。  6.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发病时应严格执行封锁、隔离、消毒与紧急预防接种等综合防治措施,以防疫情蔓延。病鸭应在远离河流的地点集中屠宰加工,高温处理,内脏及小鸭不能利用,必须焚烧或深埋。血水经消毒后废弃。羽毛必须消毒处理。鸭舍、用具与运动场等都必须彻底消毒,并空闲1~2个月后方能使用。可疑病鸭群及疫区其他健康群,应立即接种疫苗,停止放牧。在14天之内不再发生病鸭时,方可在指定地区内放牧。污染的饲料须烧毁与消毒。饮水必须消毒并经常更换。在疫区尽量消灭麻雀、蚊、蝇等传染媒介。做到自繁自养。如必须购入新鸭时,应事先了解当地确无疫情才行。疫区健康鸭群,每年需定期接种1~2次。
    标签: 泄殖腔 出血 疫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