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副黏病毒病是由禽副黏病毒I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任何日龄鹅只均可感染,狮头鹅的中鹅(40~60日龄)受感染后常呈暴发性,出现群体中大批发病和死亡,死亡率往往可达40%以上,危害较严重。下面就我市一起狮头鹅副黏病毒病病例的诊治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及症状2004年1月,养鹅户陈某饲养肉用鹅820只,43日龄时鹅只发病、死亡,2天内共死亡42只,死亡率5%左右。临床诊查见鹅群食欲减少,鹅只精神不振、呆立或蹲地;眼睑肿大,流眼泪,体重很快减轻,饮欲增多;病鹅粪便呈水样、暗红色、绿色、黄色或墨绿色;有5只患病鹅只出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倒提病鹅口腔流出血色黏性液体。2剖检病变剖检死鹅可见舌部、口腔有米粒大淡黄色结痂,易剥离,剥离后可见到紫斑,食道有结痂,剥离后见紫斑;腺胃、肌胃可见充血、出血,个别内容物呈暗红色糊状;脾脏肿大、郁血,有芝麻大至绿豆大的坏死灶;胰腺肿大,有灰白色米粒大至绿豆大坏死灶;整个肠道壁粘有弥漫性或散在性、大小不一、淡黄色或灰白色的纤维素性结痂,剥离后呈现出血性紫斑或溃疡面,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肝脏肿大,质地较硬;心肌质脆,个别心肌、心包膜有出血斑。3实验室检验3.1无菌操作取病死鹅的肝、肾、胰在肉汤、厌气肉汤、血斜面培养基作细菌培养均为阴性。3.2康复病鹅66日龄时采血8份作禽流感H5、H7、H9亚型的HI试验均为阴性。4治疗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的消化道黏膜纤维素性坏死结痂,脾、胰脏灰白色坏死灶等特征性病变,初诊为副黏病毒病,并进行相应治疗。4.1用副黏病毒高免蛋黄液3ml/只和10%西米替丁注射液0.4ml/只,分点胸肌注射,每天1次,连用2天。4.2鹅群按500kg体重计算,先以病毒唑20g、头孢氨苄10g、硫酸新霉素6g加水100kg混饮,隔8h后再以维生素C25g、葡萄糖2kg加水100kg溶解后让鹅自由饮用,以上给药方式每天1次,连用3天。4.3调整饲料组成成分患病期间减少全价饲料用量,增加青饲料(嫩牧草),让鹅群自由采食,暂停投喂带壳谷类饲料。4.4做好环境清洁卫生工作禽舍和场地用1∶300稀释的双季胺盐络合碘液喷洒消毒,每天1次,连续7天。鹅群经以上措施处理2天后,第3天起停止死亡,第5天(48日龄)基本恢复正常,先后共死亡48只,死亡率约6%,康复后的鹅群中仍有2只鹅遗留神经症状。5小结与体会5.1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可见的特征性病变,细菌培养阴性,禽流感H5、H7、H9亚型的HI试验阴性和针对性治疗的效果,诊断本病为鹅副黏病毒病。5.2采用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法。除应用特异性高免蛋黄液中和病毒外,辅以西米替丁、维生素K对溃疡病灶起止血、促愈合作用;用抗菌药防止细菌性并发症,维生素C、葡萄糖增强体质和抗病力。另外,因本病常引起较严重的消化道纤维素性坏死结痂,所以患病期间应停喂带壳谷类饲料,减少消化道病损灶因难消化纤维物的机械磨擦而加重病灶出血,增加饲料中青饲料(嫩牧草)易消化饲料比例,减轻消化负担,利于病的康复。5.3临床上本病与小鹅瘟、鹅感染鸭瘟的一些症状或某些病变有相似之处,但从总体上特征性症状和坏死病变仍有所不同,应注意鉴别。如小鹅瘟的胰腺没有坏死病变,鹅的鸭瘟病的食道溃疡坏死灶沿管道纵轴呈条索状,有假膜,泄殖腔黏膜坏死有假膜的特征性病变,与副黏病毒病的消化道病变不同。5.4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王永坤等1997年从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的鹅病群中分离到病毒株,并对毒株的病毒形态、理化、生物学特性、血清学和该病的流行病学、病理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证明病毒为禽副黏病毒I型,基因Ⅶ型,具有新城疫病毒速发型相似毒力的强毒力株。虽然鸡新城(NDV)是禽副黏病I型唯一成员,但禽副黏病毒I型中的毒株在抗原性和致病性上发生了较大变异,患病死亡的鹅只消化道尤其是肠道黏膜、脾脏和胰腺上特征性病变与新城疫病变不同,临床上有其特征性症状。因此,临床上曾用经典新城疫疫苗对鹅群进行预防接种而不起免疫保护作用。5.5本病通过灭活疫苗接种能得到有效预防。使用水禽副黏病毒灭活疫苗做一次免疫能得到一定免疫保护,但在生产上免疫期内的鹅群有时仍发生该病,故认为曾发生本病流行区域,鹅群应做二次免疫,保护效果才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