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低洼盐碱地池塘80∶20模式主养淡水白鲳技术

时间:2021-04-19 编辑:Berg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淡水白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易捕捞、肉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在扩大池塘养殖对象,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是一种有价值的鱼类。2004年在虞城县北部的低洼盐碱地池塘中小面积推广应用80∶20模式主养淡水白鲳,现将养殖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用于推广80∶20模式主养淡水白鲳的池塘位于虞城县的北部,故黄河堤南侧的低洼盐碱地上,池塘面积为5亩~10亩,为1998年开挖的,池塘东西走向,池底平坦,池深2.5m,淤泥深15cm,平均水深1.8m,进排水方便,每5亩配1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养殖水源为农业引黄用水和地下水,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pH值在7.0~8.7之间,中性偏碱,水质符合淡水鱼养殖标准。2、清塘与消毒在2月中旬,鱼种下塘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对池塘清塘消毒,用量约100kg/亩。清塘后(3~5)d将池塘注水至1m深,施发酵过的猪牛粪等有机肥300kg/亩,培育池水中的浮游生物。3、鱼种投放2月下旬投鲢鱼种400尾/亩,规格为51g~63g/尾。淡水白鲳于5月5日投放,投放越冬鱼种1600尾/亩,规格为46.5g/尾。鲢鱼种系本场培育的越冬片,淡水白鲳鱼种系从永煤集团热电厂流水养鱼场购买的。鱼种入池前均用50g/L的食盐水浸浴10min消毒后再入池塘。4、饲料投喂整个养殖过程均投喂商丘大德饲料公司生产的淡水白鲳全价颗粒料。饲料颗粒直径根据不同时期鱼的规格而定,淡水白鲳鱼种入池后4d进行训食,开始少量多次,待鱼正常摄食后按照"四定"的原则进行投喂,7月~9月,一天投喂4次,7∶00、11∶00、14∶30、18∶00,5月~6月、10月份,一天3次,8∶00、12∶30、16∶30,投饲时实行"慢一快一慢"节律,即每次开食诱鱼入场时,慢投少投,当鱼集群入场上浮水面摄食时,快投多投,鱼食饱成群离场时,转为慢投,每次投喂控制在半小时左右,以鱼食饱又不过剩过度。5、水质调节饲养期内每15d泼洒一次漂白粉,用量为1ppm,防止鱼病发生,7月~9月高温时期,每天开动增氧机,清晨4∶00至日出,阴雨天气1∶00开机达12个小时以上,防止"泛塘",并经常加注新水,调节水质,水深保持在1.5m以上。二、病害防治淡水白鲳适应性较强,病害还不很突出,发病情况较少。在低洼盐碱地池塘中饲养时,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特有病害。1、小瓜虫病病原体是小瓜虫的幼体或成体。发病鱼体表有白点,口内也有白点,病鱼不吃食。治疗方法为用福尔马林全池泼洒成15ppm~25ppm,隔天一次,共泼(2~3)次。2、出血病是由于鱼体受伤引起的细菌性鱼病,病鱼表现为离群独游,体表多处充血,粘液增多,尾鳍缺损,防治方法是用漂白粉全池泼洒使池水呈1.8ppm~2.0ppm,连续洒2次,或用氟哌酸等抗生素或大黄等中药制成药饵投喂,按0.3%添加量投喂3d~5d。三、收获情况1、产量历时5个多月的饲养,于10月15日开始起捕上市,平均每亩收获淡水白鲳1040kg,鲢鱼304kg,亩产商品鱼1344kg,平均规格:淡水白鲳0.65kg(最大1.1kg,最小0.4kg),鲢鱼0.76kg(最大1.25kg,最小0.25kg)。2、效益采用80∶20模式主养淡水白鲳一般饲料系数为1.56,投入产出比为1∶2.4。四、小结与讨论1、低洼盐碱地池塘采用80∶20池塘养殖技术,是从复杂的传统混养(6~7)种市场需求较少的鱼类中,改变为养殖市场需求多,且价值高的鱼类,较适应现代化渔业生产的要求,并且80∶20养鱼技术的应用远非传统的混养技术那样复杂,便于管理。2、80∶20池塘养鱼,收获时近80%的产量为"高价值鱼"的鱼类,而20%的产量是"服务性鱼"的鱼类,有助于净化水质。3、80∶20养鱼与传统养鱼相比,前者追求高利润,鱼的市场价值高,后者追求高产量,鱼的市场价值低,两者在放养体系、鱼病防治、劳动力投入上也有一定差别,前者是一种主养鱼(80%)+滤食鱼(20%),鱼病少、投入劳力少;后者是6至7种混养,鱼病多,投入劳力多。4、沿黄低洼盐碱地池塘主养淡水白鲳更适合于采用80∶20养殖模式,淡水白鲳为热带和亚热带生长的鱼类,生长速度较快,耐低氧,当年投放经过4个月的养殖便可达到上市规格,且出塘规格整齐。
    标签: 池塘 淡水 低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