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鱼对生态影响小于预期

编辑:Georg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在人工养殖与自然法则的较量中,人类的智慧又一次占了上风。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经过遗传改良的大麻哈鱼能够比野外的“表亲”大25倍。尽管这种转基因鱼的体型在野生环境中并不会如此巨大,但研究人员还是认为,现在就让它们“游”出实验室风险太大。  在美国,为了让鱼长得更快、更大,科学家们曾经对大麻哈鱼、罗非鱼和其他鱼类进行过遗传改良,但是迄今为止,尚没有一种经过批准进行商业养殖的转基因鱼。自然资源保护学家担心,这些转基因鱼进入自然环境可能会造成一些隐患,例如,它们会通过食物竞争对野生种群造成威胁。  为了衡量这些忧虑是否多余,加拿大温哥华市水产养殖与环境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经过遗传改良的银大麻哈鱼进行了研究。这种转基因鱼体内具有一种额外的生长激素,在孵化场养殖后,其体积能够达到普通银大麻哈鱼的25倍。但是它们在类似于栖息地的环境中又将如何生长呢?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设计了一条长5米、宽1米的“溪流”,其间布满了岩石、原木以及大麻哈鱼爱吃的小虹鳟鱼。生长在这一模拟环境中的银大麻哈鱼其体积是野生“表亲”的两倍,而食量则要少于在孵化场养殖的银大麻哈鱼。研究小组在本周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尽管这一发现似乎能够让人放心,但是研究人员认为,现在就断言转基因鱼对自然种群不会构成威胁为时尚早。这家非营利性研究中心的分子生物学家RobertDevlin表示:“我们设计的生态系统并不能完全代表野生环境。”  美国印第安纳州西拉法叶市波尔多大学的遗传学家WilliamMuir认为,模拟环境并不能取代大自然,Muir曾研制了一套计算机模型,用来预测转基因鱼在野外的生存状况。但他认为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并表示,这一发现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表明“转基因鱼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