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常见病防治技术

编辑:惜雪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锦鲤常见病防治技术

黏细菌性烂鳃病

【病因】由柱状纤维黏细菌,又称鱼害黏球菌引起。锦鲤患病较少,只在水温20度以上即春末至秋季才会发病。鱼无任何外观异状而大量死亡。

【症状】病鱼鳃丝腐烂,带有一些污泥。有时鳃丝尖端组织腐烂,造成边缘残缺不全,有时在鳃的某一处或多处腐烂,而不在边缘。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甚至被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区,俗称“开天窗”。由于鳃丝组织被破坏,病鱼呼吸困难,常呈浮头状,由此引起大量死亡。

【治疗】①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20毫克每千克浓度浸洗鱼体。当水温20度以下时,浸洗20~30分钟,21~32度时,浸洗10~15分钟,用作预防和早期的治疗。②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0.2~0.3毫克每千克浓度全池遍洒,病情严重时可提高浓度为0.5~1.2毫克每千克,用作预防和早期治疗。③用利凡诺20毫克每千克浓度浸洗,当水温5~20度时,浸洗15~30分钟,21~32度时,浸洗10~15分钟。用作早期治疗效果显著。④用利凡诺0.8~1.5毫克每千克浓度全池遍洒有特效。⑤用漂白粉1毫克每千克浓度全池遍洒,此法只用于室外大鱼池。⑥用大黄2.5~3.75毫克每千克,每0.5千克干品大黄放入10千克淡氨水(0.3%)浸泡12小时后,连同药渣全池遍洒。此药适用于室外大池,特别是多年使用呋喃类,已经产生抗药性的锦鲤养殖有显著疗效。⑦用食盐2%浓度浸洗5~10分钟,对预防和早期治疗有效。

【预防】①对鱼池定期消毒,保持水质清洁,减少病菌发生的机会。②使用新鲜饲料和活体生物饵料,对预防此病有明显作用。

锦鲤常见病防治技术

白头白嘴病

【病因】由纤维黏细菌又称黏球菌引起,锦鲤苗对此病很敏感,是鱼种阶段主要病之一,而大鱼通常不发病。刚开始时仅死亡二三尾,次日便增至数十尾,第三日便大批死亡,发病之快,来势之凶较为罕见。在水温20度以上即春末到秋季发病。

【症状】病鱼的头部和嘴圈为乳白色,唇似肿胀,以致嘴不能张开而呼吸困难呈浮头状。有些病鱼颅顶和眼圈周围有充血现象,呈现“红头白嘴”症状。病鱼通常不合群。

【防治】与黏细菌性烂鳃病相同。

锦鲤常见病防治技术

竖鳞病(松鳞、立鳞)

【病因】竖鳞病由点状极毛杆菌引起,主要危害个体较大的锦鲤,每年秋末至来年春季水温较低时是流行季节。

【症状】病鱼体表粗糙,鳞片竖立,外观呈松球状,严重时眼球突出、呼吸急促、背部翻转过来,以至死亡。鳞囊水肿,其内部积存着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如果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就会有液体从鳞囊中喷射出来。病鱼沉于水底或身体失去平衡,腹部向上,最后衰竭而死。

【治疗】与皮肤发炎充血病相同,结合食盐水浸洗效果会更好。

【预防】①防止鱼体受伤。②亲鱼产卵池冬季要进行干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③在饲料中加入5%粗制金霉素或土霉素投喂。④用维生素E内服。每10千克鱼体重每天用0.3~0.6克长期服用,患病时加大到0.6~0.9克(连续10~15天)作为辅助治疗药物。

锦鲤常见病防治技术

打印病

【病因】打印病由点状气单胞杆菌点状亚种引起,主要是操作不当,使鱼体受伤而感染致病。春末至秋季是流行季节,主要危害一龄以上的大鱼。

【症状】病灶部位常在体侧的臀鳍上方,肛门附近的两侧,极少数在身体前部。最初皮肤发炎,出现红斑,随着病情的发展,鳞片脱落,肌肉腐烂,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并有出血发红现象,好像打上一个红色印章。严重时病灶部位的肌肉往往烂穿,可见骨骼和内脏。病鱼身体瘦弱,食欲减退,游动缓慢,终至衰竭而死。

【防治】与皮肤发炎充血病相同,另外使用高锰酸钾药液涂抹患处效果显著。

锦鲤常见病防治技术

腐皮病(溃疡病)

【症状】和打印病非常相似,区别是病鱼背部红肿腐烂,病灶不定型,严重时背鳍脱落。

【防治】处理方法类似打印病。

锦鲤常见病防治技术

白皮病

【病因】由白皮极毛杆菌引起,从背鳍后部至尾柄鳍基部的皮肤发白,呈白雾状,手摸鳞片粗糙、无黏液,将死的病鱼,往往头部朝下、尾鳍向上呈倒立状。

【防治】①操作时要小心,防止鱼体受伤。②金霉素12.5毫克每千克或土霉素25毫克每千克浸洗鱼体30分钟。③用漂白粉1毫克每千克或五倍子2~4毫克每千克全池遍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