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期三疣梭子蟹拟阿脑虫病的防治

编辑:Bertha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目前,三疣梭子蟹越冬主要采取二种方式,即室外土池越冬和室内保温越冬。北方地区因气候原因而大多采用第二种方式,但是,一种被普遍称为“纤毛虫病”的病害对亲蟹越冬造成的危害较大,并经常造成毁灭性损害,影响翌年育苗场家的育苗生产。1997年~2003年,山东省潍坊市水产研究所和潍坊市第一海水养殖实验场在三疣梭子蟹亲蟹越冬中反复采用对比实验,进行初步研究和技术攻关,取得一定的突破,将其病原确定为蟹栖拟阿脑虫病,该病以前在中国对虾中发现并报道过,但在三疣梭子蟹中尚属首次发现,未见报道。  一、病原  经多家科研院所的专家反复研究确定,病原为蟹栖拟阿脑虫,属纤毛动物门、寡膜纲、鞭纤目、嗜污科,最早报道于意大利的绿蟹和法国的一种黄道蟹中。它形状呈葵花子形,前端尖,后端钝圆,一般平均体长46.9μm×14.0μm,体具11条~12条纤毛线,略呈螺旋排列,且纤毛排列均匀一致,体后端有一长鞭毛,内具一大一小二核形构造。  二、症状及病理  蟹体感染初期的症状不明显,体表灰暗,行动缓慢,在水中人为翻转后不能“转正”;感染较重的亲蟹呈嗜睡状,长时间不摄食、不活动,其心脏部位明显可见有死亡组织,区域大小不一,颜色为程度不一的白色,病原传播先在血淋巴中进行,且繁殖迅速,最后逐步侵入心脏、腮等器官,并在其内部不断“钻动”,使组织和肌体受损,而在外观上,患病蟹体的肢体“断腿”现象严重,直至死亡。  三、诊断方法  发病初期,从蟹体破伤处用刀片等刮取溃烂的组织,放于高倍显微镜下进行镜检,可见前尖后圆、体形略长的纤毛虫,即可确诊。在发病的中、后期确诊,可以直接从心脏或血液中取样镜检,也可见有大量的纤毛虫活动。  四、流行与危害  以前,拟阿脑虫病经常在越冬亲虾中发生,危害严重。近年来,在越冬的三疣梭子蟹中也经常发现,多因诊断错误和该虫较难根治而造成越冬失败。蟹栖拟阿脑虫对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其生活水温为0℃~25℃,最适水温为10℃左右,与亲蟹越冬期水温相一致;对水体盐度适应较广,为6‰~50‰;pH值5~11。拟阿脑虫病的发生和流行贯穿亲蟹整个越冬阶段,且发病范围广,感染率和死亡率不等,最高时可以造成全军覆灭。  蟹栖拟阿脑虫为兼性寄生虫,在海水环境中营腐生生活。三疣梭子蟹在捕捞或争斗过程中受到体表损伤,蟹栖拟阿脑虫从患处侵入肌体,转为寄生生活,并迅速繁殖。其传染途径有:一是加水时从外源进入;二是鲜活饵料带入,曾在活的沙蚕和低值贝类中发现此虫;三是亲蟹捕捞或争斗时甲壳和肢体受到创伤,以及蟹体本身“自残”肢体等行为,为蟹栖拟阿脑虫的侵入提供了条件;四是亲蟹入池,尤其使用人工养殖三疣梭子蟹作为亲蟹,其体表携带该种虫体。  五、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在亲蟹入池、日常管理等工作中,操作细心以避免人为伤害蟹体;亲蟹入池前,先用纯淡水或1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蟹体5分钟后再入池;对越冬池进行黑暗遮光处理,防治因人为干扰而使蟹体受惊致伤;投喂活饵前,应先用药物消毒、洗净后再投喂;越冬用水最好经过沙滤处理;每天定时巡池,及时捞出死蟹和残饵,避免交叉感染。  2.治疗方法①盐度抑制法:发病初期或亲蟹入池稳定后不久,将越冬池池水的盐度从正常海水盐度25‰~28‰一次提升到40‰左右,虽然蟹栖拟阿脑虫适盐范围高达6‰~50‰,但对10‰以上幅度的盐度突变适应性差,可杀死大部分蟹栖拟阿脑虫,并对其重新繁殖起到抑制作用,而三疣梭子蟹坚硬的外骨骼结构对盐度突变没有不良反应,对其成活无显著影响,性腺发育正常。同时,将40‰左右的池水盐度~直保持到翌年3月,再逐渐降低池水盐度到正常海水盐度。提高池水盐度的措施有两种,一是加卤水调配,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地下卤水,二是加盐,先计算用量,将池水盐度配制至40‰,充气4小时后再静置12小时,以作为越冬池池水用。②发病初期,可用淡水浸浴蟹体3分钟~5分钟加以治疗。③对于患病蟹体,可用高锰酸钾20ppm浸浴10分钟~15分钟。④应遵循“早发现、早治疗,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对于感染严重、至发病末期的拟阿脑虫病,目前尚无良策。
    标签: 越冬 盐度 梭子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