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河蟹复产关键步骤

编辑:Devi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功能用途  推动灾区河蟹恢复生产,提出“一围二种三投螺;稀放混养品种多,药浴施肥不可少,强化营养最重要”等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  1.围蟹种草  养蟹水体必须保持水草资源,大力提倡围蟹养草,围栏种草,以草养蟹。只有建造一大批“水底森林”,才能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才能养出规格大,品质好的“青背、白脐、金脚、黄毛清水大闸蟹”来。  2.投放活螺蛳  每亩蟹池投放活河螺(红壳螺蛳)150千克~250千克,最晚3月中旬前结束。  3.稀放混养  蟹种按每亩500只~600只放养,规格在每千克100只~150只。为增加蟹塘养殖总产量,池塘中可增加青虾、鱼类的套养比例。混养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弹性越强,缓冲力越大,养殖结构越稳定。前题是与主养的河蟹在水体、饵料等方面不产生矛盾。  4.蟹种药浴  蟹种放养前用药浴消毒,防止水霉病。采用万分之一的“新洁而灭”药浴15分钟。  培育肥水  蟹种放养前15天~20天,每亩水面施用发酵有机肥150千克~200千克,以培育浮游生物。一方面为蟹苗提供天然饵料,另一方面可防止水体透明度过大而滋生水绵(青泥苔)。池水透明度保持在50厘米~80厘米。  6.强化营养  水温在5℃以上河蟹就可摄食,此时可用香味浓,容易消化的食物作为诱食饵料,如酒糟、麦芽等。另外,适当投喂动物性饵料。  7.加强池塘管理  (1)做好蟹池清洁卫生工作。发现死鱼、死蟹必须及时捞出,并专门用一深坑,加生石灰或漂白粉后深埋处理,严禁死鱼、死蟹乱丢,否则容易造成病害传染。  (2)做好池塘管理日记。(3)加强病害的监测和防控。
    标签: 水体 混养 药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