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低产的原+A2739:A2791因是什么?如何增产?

时间:2024-01-18 编辑:Bertha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河蟹是中国最重要的淡水蟹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极为丰富,由于河蟹的适应性较强,养殖范围广,这几年养殖规模迅速增加,给养殖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部分河蟹养殖池塘出现低产现象,有些甚至严重亏损,那么河蟹养殖低产的原因是什么?怎么办?如何增产?

河蟹养殖低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增产?

一、河蟹养殖低产的原因

1.苗种质量把关不严

苗种质量把关不严,给后期生产埋下隐患。

2.不利天气影响

7~8月若出现持续的超高温(平均气温32℃以上)且少雨,池塘水体的积温大幅上升,将严重影响河蟹蜕壳生长,且高温会导致水草腐烂、水质败坏,出现大量死蟹现象。

3.生产管理不到位

突出表现为水质调控措施不当,暴发蓝藻;水草种植管理不合理,池塘生态功能大幅下降;饲料投喂不科学,加重水质恶化程度;药物使用不当,造成河蟹死亡。

河蟹养殖低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增产?

二、河蟹养殖如何增产

1.发展生态养蟹

对老化蟹池进行清淤改造,有条件的建造独立的进排水系统,配套增氧设施。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金鱼藻等多品种水草混栽,满足河蟹各生长阶段对水草的需求。采取蟹、鱼、虾多品种混养、套养模式,增加蟹池生物多样性,充分利用水体,提高饵料综合利用率。

2.严把蟹种质量关

蟹种尽可能自己繁育或就近选择信誉度较好的育苗基地购买,尽量不用长途购进的外地蟹种。蟹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体表光洁无损伤,无污物附着。蟹种下池前应逐只挑选,质量不好的杜绝入池,以提高成活率。放养密度要适宜,不能单纯地追求产量,而应立足市场需求,提高规格质量。

河蟹养殖低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增产?

3.加强生产管理

(1)水质调控

整个养殖期间,始终保持水质清新,溶氧丰富,透明度控制在20~40厘米,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pH值为7.5~8.5。水位坚持“前浅、中深、后稳”的原则,即前期保持浅水位(www.nczfJ.com/),以提高水温,促进河蟹蜕壳;中期特别是炎热的夏秋季保持深水位,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后期保持水位稳定。

一般春季、秋季每1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0~20厘米深;6~9月,每5~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0~20厘米深,先排池内老水后灌注新水。高温季节每天加注新水20厘米深左右,以降低水温,保证河蟹生长环境良好。当蟹池水质不良时,应及时采取换水或其他措施来改善水质。5~9月,每10~15天施用1次微生物制剂,再依据水质情况适当施肥。另外,每15~20天施用生石灰1次,用量为10~15千克/亩·米,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以调节水质和增加水中钙离子含量,促进河蟹正常蜕壳生长。

河蟹养殖低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增产?

(2)投饲管理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求做到科学投饲,保证营养均衡,主要投喂河蟹配合饲料、螺蛳、冰鲜鱼,另搭配少量小麦、豆粕、玉米等植物性饲料。日常投饲应“掌握一个方法、坚持一个原则、突出一个重点”,即“四定四看”科学投饲方法、“精青结合、荤素搭配”的原则和“前期精、中期青、后期荤”的重点。具体操作是:在确保饲料新鲜、适口的前提下,日投饲量视天气、水温和河蟹摄食情况而定。

养殖前期(3~6月)以豆饼、麦粉、蚕蛹粉、鱼粉或切碎的小鱼、轧碎的螺蛳和蚌肉为原料,混合成团状投喂,或以开口性配合饲料为主进行投喂。养殖中期(7月~8月中旬)以豆饼、玉米、小麦、马铃薯、南瓜等精、青饲料为主。养殖后期(8月下旬~11月)则适当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比例(动物性饲料占50%)或投喂河蟹后期专用配合饲料。一般情况下,日投喂量3~4月为存塘蟹体重的1%~2%,5~7月为存塘蟹体重的3%~8%,8~10月为存塘蟹体重的8%~10%。投喂次数前期1次/天,中、后期2次/天,上午投喂30%、晚上投喂70%。精饲料与鲜活饲料隔天或隔餐交替投喂,均匀投在浅水区,坚持检查每天吃食情况,以投喂后3~4小时吃完为宜。

河蟹养殖低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增产?

(3)水草管理

保证水草密度合理,生长过旺时应进行“打头”处理,夏季适当放养浮萍。2~3月要做好肥水工作,适当控制水位以提高水温,促进水草生根发芽。

4.加强病害防治

对河蟹易患病害应及早预防,科学用药,不能病急乱投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采取严格的清塘消毒、放养健壮蟹种、保持池塘水质良好、投喂新鲜优质饲料等生态养殖技术措施,可有效预防河蟹病害的发生。高温季节每隔10~15天全池泼洒微生物制剂1次,并交替施用生石灰,以改善蟹池水质和底质,确保河蟹健康生长。

河蟹发生病害后,对细菌性疾病,可全池均匀泼洒溴氯海因、二氧化氯或碘制剂等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另在饲料中拌喂适量的诺氟沙星、大蒜素、维生素C、免疫多糖等;对纤毛虫病,可采用纤虫净、甲壳净等药物加水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除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外,还应注重蟹池水体的修复,以保证河蟹生长环境良好。水体修复具体方法为:在河蟹病害治疗取得较好效果2~3天后,先全池泼洒1次水质保护解毒剂,根据水质情况再适当增施1次生物肥和适量微生物制剂。

河蟹养殖低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