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缺钾发僵防治

时间:2023-06-02 编辑:Bertha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水稻缺钾发僵,称为赤枯病,早晚稻都有发生,发病后,水稻生育期一般延迟10~15天,减产2~3成,严重的减产5成以上。  一、病症一般在稻田返青后开始发病,直到插种后的1个月左右发病达到最高峰。稻株生长停顿,株型矮小,叶色深绿,植株从下叶渐向心叶、叶片从叶尖向叶基逐渐转为黄色至黄褐色,并发生赤褐色大小不等的斑点或斑块,这些斑点或斑块逐渐增多扩大连成条斑(有的品种叶色赤褐,但不生有任何斑点),全叶或整株变为赤褐色,只有少数心叶保持绿色、无斑点,有的嫩叶中脉先呈黄白色,后来出现赤褐色斑点或斑块,远看稻田象被火烧焦一样。有的叶梢及茎秆上也发生褐色条斑,剖视茎基节与节间变黑发臭。发病严重时,全株从下叶开始渐次枯死。发生赤枯病的稻株根系均易老化腐朽,细根易脱落,新根少,呈黄褐色至暗赤褐色,后多变黑发臭,甚至腐烂。  二、病因赤枯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中毒发僵,由于土壤通气条件不良,氧气缺乏,还原作用增强,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有机物质在厌氧分解过程中,产生可溶性二价铁、有机酸、硫化氢等还原性有毒物质,使稻根中毒发黑,甚至腐烂。白色的新根少或不发新根,稻根的吸收能力大大降低,特别是钾的吸收显著减少,打破了稻株体内钾和氮吸收量的平衡,使钾、氮比显著降低,容易发生赤枯病或缺钾症。病株缺钾后,体内蛋白质合成受阻,生长处于停顿状态。二是冷害发僵,如山区的冷水田、锈水田,由于水温和土温较低,稻根生长缓慢,从而减少了养分的吸收面积;同时,土壤中含还原性的二价铁多,妨碍稻根对养分的吸收,也影响了钾的吸收而诱发赤枯病。  三、防治措施防治水稻赤枯病的关键是改良发病田土壤。对排水不良的烂泥田和山区的冷水田、锈水田,通过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沙田掺泥、泥田掺沙、增施磷钾肥料等措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改善土壤团粒结构,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对已发生赤枯病的稻田,可采用如下办法挽救:(1)立即排水搁田,增施磷钾肥,如施用氯化钾、过磷酸钙或草木灰混石灰、腐熟粪水等,施后露田,待稻株发生新根后再灌浅水,以提高土温,改善土壤透气性,加速肥料分解,中和酸性,消除有毒物质,促使稻株较快恢复生长。(2)对土壤浮糊、扎根不良的稻田可结合排水搁田,亩施石膏粉5~10公斤,使土壤沉实,有利稻苗扎根。(3)对土质差、肥力低、禾苗生长过弱的稻田,应同时追施速效氮肥。
    标签: 土壤 赤褐色 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