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冬麦区包括山东、河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西中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北部冬麦区包括河北,是我国最大的冬小麦产区,也是我国主要的优质强筋小麦产区。近来。随着玉米收获期的到来,冬小麦播种也逐渐提上日程,那么。黄淮冬麦区小麦怎么种?冬麦区小麦播种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播前准备
1.品种选用。根据各地气候、土壤、地力、种植制度、产量水平和病虫害等情况,选用适宜品种。一是因生态区选用冬性或半冬性品种。根据不同生态区的气温条件选用冬性、半冬性品种,严禁跨区种植和选用未经审定的品种,北部冬麦区严格选用冬性品种,黄淮冬麦区选用冬性或半冬性品种。二是因土壤肥力选用品种。肥水条件好的高产田选用丰产潜力大的耐肥抗倒品种,缺水地区选用耐旱节水稳产品种,旱薄地选用抗旱耐瘠品种,土层较厚、肥力较高的旱肥地选用抗旱耐肥品种。三是因种植制度选用品种。麦棉套种要求小麦品种适宜晚播、早熟,以缩短麦、棉共生期,同时具有植株较矮、株型紧凑、边行优势强等特性,以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四是因区域易发生的气象灾害选用品种。干热风重的地区应选用适当早熟、抗早衰、抗青枯的品种,以避开或减轻干热风的危害。五是因常发性病害选用品种。锈病感染较重的地区应选用抗(耐)锈病的品种,降水偏多、渍涝严重的地区应选用耐湿、抗(耐)赤霉病及种子休眠期长的品种。六是推广优质品种。选用营养品质好,加工品质符合制成品要求,籽粒饱满、容重高的优质品种。适当扩大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七是严格引种换种。根据生产条件变化更换新品种,防止不经过试验就大量引种、调种及频繁更换良种。在种植主推品种的同时,注意对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并做好种子繁殖工作,确定“接班”品种,保持生产用种的质量。
2.种子处理。加强小麦种子处理,切实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减轻秋苗发病,压低越冬菌源,控制苗期地下害虫危害,以推迟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发病时间。根据各地小麦品种抗病性、发病程度及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合理选择药剂。严格拌种用药量,禁止超量用药,拌种后立即播种,现拌现用,当日播完,并适当增加药剂拌种后用种量。
种子包衣可有效防治多种苗期病虫害。选用吡虫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100公斤种子药剂用量130-180克有效成分)进行种子包衣,防治苗期根腐病、纹枯病及蚜虫等病虫害。全蚀病常发区,选用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100公斤种子药剂用量16-18克)包衣或硅噻菌胺悬浮拌种剂(100公斤种子药剂用量30-40克)进行拌种。包衣和拌种时,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药剂。
对没有使用病虫兼治功能种衣剂的麦田,可用戊唑醇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苗期纹枯病等病害。可用50%二嗪磷乳油,防治地下害虫。
3.秸秆还田。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要求长度≤7厘米,均匀抛撒地表。将已粉碎的秸秆耕翻入地下,对采用深松技术的地块,必须旋耕,深度在15厘米以上,将秸秆切入土层,秸秆还田后要灌水踏实,待墒情适宜及时耙压。
4.深耕(深松)耙压。深耕23-25厘米然后耙压,或深松30-35厘米再旋耕耙压,以打破犁底层,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抗旱能力,同时耙压能破碎坷垃,沉实土壤,防止透风跑墒,保苗安全越冬。深耕(深松)的效果可持续2-3年,对第1年深耕或深松的地块,后2年旋耕整地即可。一年一作旱地麦田深耕(深松)应在7月上旬进行,以利于纳雨蓄墒,并注意及时耙耱收墒。
5.浇水造墒。坚持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当0-40厘米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要先造墒再播种。对不能及时造墒、播后浇蒙头水的麦田,要及时划锄,保证小麦及时出苗,防止土壤板结,减少土壤水分散失。
6.施用基肥。注重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肥配合,补施微量元素肥。高产田采用氮肥后移技术,氮肥底施和追施各占50%,其他肥料全部底施。因地力水平确定小麦预期产量,再根据预期产量确定施肥量。根据科学试验和实践经验,不同地力水平的适宜施肥量参考如下:亩产200-300公斤,每亩施纯氮(N)6-10公斤、磷(P2O5)3-5公斤、钾(K2O)2-4公斤,氮磷钾肥全部底施。亩产300-400公斤,每亩施纯氮(N)10-12公斤、磷(P2O5)4-6公斤、钾(K2O)4-6公斤,氮肥的70%底施,30%起身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亩产400-500公斤,每亩施纯氮(N)12-14公斤、磷(P2O5)6-7公斤、钾(K2O)5-6公斤,氮肥60%底施,40%起身期或拔节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亩产500-600公斤,每亩施纯氮(N)14-16公斤、磷(P2O5)7-8公斤、钾(K2O)6-8公斤,氮肥50%底施,50%拔节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
(二)播种
7.适宜播期。一般冬性品种适期播种的日平均气温为16-18℃,半冬性品种为14-16℃。培育冬前壮苗,冬性和半冬性品种要保证冬前有效积温达550-600℃,冬前形成主茎5-6片叶、单株分蘖3-5个、次生根3-5条的壮苗,还要考虑天气条件、肥力水平、病虫害和安全越冬等情况。一般北部冬麦区9月底至10月上旬,黄淮冬麦区北部和中部10月5-15日,黄淮冬麦区南部10月10-20日为适宜播期。
8.合理播量。合理播量、适宜基本苗数是奠定高质量群体的起点,也是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协调群体与个体、小麦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关系的重要措施。掌握的原则:一是品种特性,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品种,适当减少播量。二是播种早晚,播种早的播量适当较少,播种晚的播量适当增加。三是地力水平,土壤肥水条件较好的基本苗宜稀,播量宜少。一般北部冬麦区亩基本苗20-30万,黄淮冬麦区北部和中部15-25万,黄淮南部15-18万。播种时日平均气温低于15℃后,每推迟1天播种,基本苗增加1万,但亩基本苗最多不宜超过35万。
9.精细播种。用符合要求、质量合格的小麦播种机播种,提倡使用宽幅精播机。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适宜播种行距,做到行距一致、播量准确、深浅一致,播种深度3-5厘米,不漏播、不重播。
10.播后镇压。带镇压器的播种机要做到随播随压,不带镇压器的播种机播种后要用镇压器镇压。要保证镇压力度适宜,确保镇压质量,做到踏实土壤,减少田间墒情散失,促进麦苗生长,培育冬前壮苗,扩大壮苗比例。
(三)冬前管理
11.浇越冬水。对缺墒的麦田和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的麦田,要适时浇越冬水,保苗安全越冬。一般在12月上旬,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水分可及时下渗时浇越冬水。提倡节水灌溉,禁止大水漫灌,灌水后及时划锄,松土保墒,防止地表龟裂,避免透风伤根死苗。12月初,麦田0-40厘米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或高于70%为适宜,对于整地质量高、底肥充足、生长正常、群体适宜的麦田,冬前可不浇越冬水。对于没有浇水条件的麦田,每次降水后要及时划锄保墒。
12.化学除草。对麦田杂草防除要抓好秋季化学除草,一般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小麦3-4叶期、杂草2叶1心至3叶期,选用炔草酯(3-4.5克/亩)、苯磺隆(1-1.5克/亩)或甲基二磺隆(0.6-1克/亩)兑水25公斤喷雾,防除麦田杂草。
13.严禁啃青。加强冬前麦田管护,管好畜禽,杜绝畜禽啃青,确保麦苗正常生长和安全越冬。
以上就是农技之家小编为大家介绍的黄淮冬麦区小麦怎么种,冬麦区小麦播种方法及注意事项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农业技术,可以关注微信号学习更多,关注后你也可以留言回复想了解的植保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