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占全国小麦总面积的30%以上。近几年连续遭受干旱、低温冻害、干热风等自然灾害,旱地小麦受到的影响最大,损失最重。总结各地旱地小麦高产栽培和防灾减灾的经验,可以发现旱地小麦科学用水,要努力做到“八水”齐攻。
一是整理土地,以田蓄水。丘陵山区、黄土高原立足改造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兴修梯田,整理坡地,改变“无雨怕旱、有雨怕流”的现状;修建集雨窖、土圆井、塘坝沟等设施,实现集雨补灌。
二是培肥地力,以肥调水。推广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休闲期种植绿肥等技术,稳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以肥调水、以土保墒;推广旱地小麦科学施肥技术,稳氮、增磷、补钾、调微,以肥养土、肥土保墒、肥水促苗、苗壮根深、以根调水。
三是选用良种,以种省水。推广旱地小麦抗旱高产品种,严格品种布局,严禁引进水浇地品种;突出抗寒和抗旱、节水和节肥相结合,选择抗寒、耐旱、耐贫瘠的品种;突出地上和地下、穗数和粒数相结合,选择叶小、茎细、根深、根多、多穗、中粒、灌浆快的早熟品种。
四是精耕细作,以土纳水。推广“三三轮作制”,每三年深耕或深松一次,加厚活土层,增加土壤蓄墒能力,接纳雨水,促进小麦根系下扎和养分吸收;推广伏雨春夏用、休闲期蓄水保墒技术,通过休闲期深松、旋耕、细耙等土壤耕作措施,接纳雨水,蓄好底墒,保住表墒,伏雨春用,秋雨夏用。
五是加强管理,以管节水。推广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等保墒技术,推广播后镇压、冬春镇压、顶凌耙耱、划锄松土等传统措施,减少蒸发。
六是培育壮苗,以苗吸水。推广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强化适期、适量、适墒播种,抓好耕作整地、耕翻或旋耕后耙压、前茬秸秆还田后浇水造墒或镇压塌实土壤、药剂拌种或种衣剂包衣、播后镇压等技术环节的落实,保证播种质量,一播保全苗,促进早分蘖、早发根,个体健壮、群体适宜。
七是科学灌溉,以墒补水。推广工程节水和农艺节水,实施节水灌溉;根据各地不同水分条件,依次进行底墒水、拔节水和越冬水灌溉,确保土壤水分在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前提下得到高效利用。
八是化学调控,以药保水。推广抗旱保水剂、蒸腾抑制剂和抗旱种衣剂等化学调控技术,防冻、防倒、控旺、防旱,减少植株水分散失,促进根系生长,抵御季节性干旱和干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