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秆黑粉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时间:2023-04-15 编辑:Juli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小麦秆黑粉病属于真菌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的茎、叶、穗,堪称毁灭性病害。其病菌通常随患病的植株残体在土壤、粪肥中越冬。小麦被病菌感染的最初阶段,会出现与叶脉平行的条纹状孢子堆,引起叶片皱缩,在小麦拔节至孕穗期表现最为明显,植株矮化和严重扭曲,隆起的部分逐渐变黑、破裂,散出黑粉。感染植株矮小,分蘖增多,轻者穗卷缩在内鞘内,大多不结实,即使结实,种子也细小、皱缩,严重者抽穗前即枯死。

  小麦秆黑粉病流行,首先与发芽期土温有关,若出苗期间土温偏高(20℃),适合病菌侵入。其次与拔节期土壤持水量有关,通常干燥贫瘠地块较潮湿地块发病重,今年3月~4月上旬,我省多地区持续干旱少雨,温度适宜,利于秆黑粉病发生和流行。此外,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也比较明显,一般说来弱春性品种较半冬性品种发病重。

  北方冬麦区以土壤传染为主。小麦收获前,病株上的厚垣孢子又一部分落入土中,收获后,大部分病株遗留田间,随麦茬翻入地下。病菌孢子在干燥地区的土壤中能存活3-5年。打场时种子上粘附的病菌孢子也能传染。此外,一部分病菌孢子还可通过麦秸、麦糠、打场土等混入粪肥而传染。病菌孢子随种子萌发而发芽,并侵入小麦幼芽,逐渐蔓延到生长点,第二年春天显现症状。平均土温在21度以上或14度以下都不适于病菌侵入。因此,早播或过晚播种的小麦发病都轻。病菌只能侵染未出土的小麦幼芽,整地粗糙、播种时墒情不好、播的深,都会加重病害发生。夏季田间长期积水可加速土壤中病菌孢子的死亡率,因此,发病地经过水涝或种过水稻再种小麦,病害发生轻。

  小麦秆黑粉病防治方法:

  防治小麦秆黑粉病的关键措施是拌种。选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0~200毫升,加水0.5千克,拌麦种50千克;或每100千克麦种用3%敌委丹悬浮种衣剂200~300毫升进行种子包衣。

  在发病较轻的地区或田块,可用种子重量0.3%六氯代苯或0.2%的70%五氯硝基苯拌种。用1%的硫磺粉拌种或1%的石灰水浸种对消灭种子上的病菌也有效。在发病较重的地区或田块,除用六氯代苯或五氯硝基苯拌种外,还需施用六氯代苯毒土或饼肥。不同小麦品种对秆黑粉病的抵抗能力相差很大,抗秆黑粉病的品种也较易找到,可因地制宜地换种抗病品种。

    标签: 小麦秆黑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