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产形势不乐观 建议管理抓四大点

时间:2023-09-06 编辑:Berg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今年我省棉花生产突出表现为面积减少,单产降低,总产下降。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棉花实收面积在1100万亩左右,比上年减少百万亩以上,预计棉花单产70~75公斤,总产75~80万吨,减10万吨以上。今年棉花生产的主要特点:一是气候极端异常、灾害严重。春季异常低温天气,造成播期推迟、棉花总体发育迟缓,7月高温造成高产棉田脱落严重,8月份持续阴雨,特别是鲁西北的德州、聊城和鲁北的滨州、东营等主产棉区受特大涝灾影响,棉花减产3成以上,绝产面积20万亩以上。二是地区之间不平衡。与鲁西北、鲁北相比,鲁西南两熟棉区虽然面积下滑严重,但棉花长势良好,有的单产可望再创新高。三是面积调整大。由于植棉比较效益低,棉花良种补贴方式的转变等原因,今年有些植棉市面积变化特大。鲁西南、鲁西北减少30%以上,鲁北滨海盐碱地植棉面积有较大增加。

针对当前棉花生产形势,特别是灾后生产恢复自救,会议提出了四项技术措施:一是抢摘烂铃,降低损失。由于雨涝,大部分棉田出现烂铃,可把铃期40天以上,铃壳已黄和开始出现黑斑的棉铃在未烂之前抢摘下来晾晒,可以得到较好的棉花;二是叶面喷肥促铃重。大雨后棉田肥料流失严重,雨过天晴要抢喷叶面肥,改善棉株营养状况,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秋桃铃重。可喷0.5%~1%的尿素溶液、2%~3%的过磷酸钙溶液或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60公斤/亩,每周一次,连喷三次;三是去老叶枝通风透光。枝叶繁茂的棉田,将主茎中下部老叶和无效果枝剪去,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棉铃正常成熟。四是搞好后期病虫测报和防治。主要防治对象有红叶茎枯病、黄萎病,四代棉铃虫、烟粉虱等。

    标签: 棉花 棉田 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