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由于小麦收获高留茬实行秸秆还田,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和高产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不但小麦纹枯病有加重的趋势,而在玉米上也有所发生。据调查,由于该病危害玉米近地面几节的叶鞘和茎秆,引起茎基腐败,破坏输导组织,影响水分和营养的输送,造成产量损失,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的会更多。
玉米纹枯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即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苗期很少发生与立枯病不同。该病主要危害叶鞘和果穗,也可侵害茎秆。最初在近地面的1-2节叶鞘发病,逐渐向上扩展。病斑初呈水侵状,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常多个病斑扩大汇合或连片似云纹状斑块,包围整个叶鞘,使叶鞘腐败,并引起叶枯。病斑可扩展至果穗,危害果穗。果穗苞叶上产生云纹状病斑,较大,可扩展至整个果穗苞叶,可侵入果穗内部,使籽粒、穗轴变褐腐烂。茎秆被害病斑褐色,呈不规则形,后期破裂,严重时露出纤维。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见到稀疏的白色丝状菌丝体。病部组织内或叶鞘与茎秆间常产生褐色颗粒状菌核,菌核周围有少量菌丝和寄主相连。成熟的菌核灰褐色,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多为扁圆形,脱离落入土壤中。
农药防治方法:在小麦种植时就要进行纹枯病的防治,除播种时用适乐时或立克秀拌种外,在春季发病时要用1%井冈霉素400倍+天达2116(粮食形)600倍进行喷雾1-2次。
在玉米上,发病初期也用1%的井冈霉素400倍+天达2116(粮食型)600倍进行喷雾,或用70%甲基托布津700倍+天达2116(粮食型)600倍进行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