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疮痂病的症状 病原 病害循环 发病因素和防治措施

时间:2024-05-10 编辑:Dav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甘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众多地区均有种植。然而,在甘薯种植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病虫害问题,严重影响了其经济价值。其中,甘薯疮痂病的危害越来越重,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甘薯疮痂病的症状、病原、病害循环和发病因素等相关知识,并总结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农户种植甘薯提供参考。

甘薯疮痂病的症状、病原、病害循环、发病因素和防治措施

1、病原

甘薯疮痂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其病菌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腔菌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甘薯痂圆孢菌;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腔菌纲,多腔菌目,多腔菌科,甘薯痂囊腔菌。致病菌田间常见的是其无性世代,为甘薯痂圆孢菌。病菌分生孢子盘浅盘状,先埋生后突破表皮外露。盘上分生孢子梗短小,单胞,无色,圆柱形,不分枝,顶端稍尖细,其上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近球形至长卵圆形,无色,两端各含1个油球。在罕有的情况下,菌丝能在干枯的病残体上形成子座,其上着生单排、球形的子囊,内生4~6个透明、有隔、弯曲的子囊孢子。

2、发病症状

甘薯疮痂病主要危害甘薯嫩梢、叶柄、幼叶和茎蔓,尤以嫩叶的反面叶脉最易感染,同时也可危害薯块。嫩叶发病的症状多是叶背粗,细叶脉初时出现棕红色稍透明的小斑点,后病斑逐渐扩大,病斑表面组织木栓化,粗糙,突起,易开裂,状如疮痂,呈灰白色至黄白色。叶片发病后常向内卷曲,严重时皱缩变小,不能伸展,呈扭曲畸形。茎蔓和叶柄发病,形成圆形或长圆形疮痂状病斑,后期凹陷,严重时疮痂相连成片,生长停滞。病茎蔓皮层粗糙,木栓化,失去柔性,以致薯蔓顶端硬化僵直,不再伏地蜿蜒。嫩梢发病,产生密集淡紫色病斑,嫩梢皱缩不能生长,称之缩芽。薯块染病,表面产生暗褐色至灰褐色斑点,干燥时疮痂易脱落,残留症状斑或疤痕。病薯薯块小而多呈不规则形。

3、发生规律

病菌分生孢子是初侵染和再侵染的接种体,借气流和雨水传播,从寄主伤口或表皮侵入致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病组织中越冬。以带菌的种苗或带病的薯蔓为田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病菌远距离传播则靠薯苗的调运。气温在20 ℃以上开始发病,最适温度为25~28 ℃。湿度是病菌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重要条件,雨露,特别是连续降雨和台风暴雨有利发病。雨天翻蔓,病害扩展蔓延更快。在我国南方省区的4—10月均可发病,6—9月为病害流行盛期。

甘薯疮痂病的症状、病原、病害循环、发病因素和防治措施

4、致病因素

据大田调查,一是品种间抗病力的差异很大。从抗、感品种的抗性机理上看,抗病品种藤蔓具有较厚的角质层,叶片气孔和幼嫩组织的腺鳞数目都较少,表现潜育期长,病斑少;且同一品种不同株龄皮层结构差异与感病程度间有密切关系。从抗、感品种的细胞超微结构上看,感病品种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外膜外突成致密的小球,产生大量的吞噬体,抗病品种则产生大量用于修复细胞膜的高尔基小泡。二是地势和土质与发病也有很大关系,山顶、山坡地比山脚、过水地等发病轻;旱地比洼地发病轻;砂土、砂质壤土比黏土轻;排水良好的地块比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轻。三是耕作制度和肥水管理也不容忽视,轮作地,特别是水旱轮作时发病轻于连作地。多施磷钾肥,能使植株生长健壮,减轻发病。

5、综合防治措施

坚持植物检疫,先划分无病区与保护区,禁止从疫区调运种苗至保护区。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甘薯疮痂病发生危害的有效途径,也是综合防治的关键措施。目前,广东较抗病的品种有广选16号、广薯111、广薯88-70、普薯3号、普薯6号、惠江早等。施足腐熟粪肥,防止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水,雨后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抑制病害蔓延;早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深翻土壤。重病田与粮食作物进行4~6年轮作。在春秋甘薯育苗和大田扦插时,可用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浸薯苗10 min,沥干后扦插,其效果较为理想。发病初期,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防治,7 d后再喷1次,效果更好。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多施绿肥等有机肥料或施入土壤添加剂SH有抑制发病的作用。

    标签: 疮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