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庆农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致富经

时间:2023-01-15 编辑:Bess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走进延庆县永宁镇东门口的一家收购站,主人吕丽苹和丈夫吕春林以及几名工作人员,有的给中草药过秤,有的往车上装山楂,有的帮农民卸核桃,正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36岁的吕丽苹中等身材,性格开朗随和。她和丈夫都是永宁镇二铺村村民。二人组成家庭以来,主要靠耕种11亩薄田为生,农闲时候,吕丽苹上山刨药,丈夫外出打工,一年到头纯收入也就五六千元,日子过得挺紧巴。爱动脑子的她看到村里山楂卖不出去,山里的宝贝变不了现金,心里很着急。1995年,他们灵机一动干起了收购山货的行当,专门从乡亲们手中收购杏核、核桃、山楂、蘑菇和各种中草药。吕丽苹根据商场销售的果丹皮上的厂址,顺藤摸瓜,登门拜访,跟山东潍坊、河北兴隆几十家果脯厂建立了长期供货关系,还给顺义区的汇源果汁厂供应山楂。经过努力,到2000年,吕丽苹一家翻了身,年纯收入2万余元。

  2011年5月,吕丽苹成立了“利丽达林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收购农副产品。因为收购站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又不欠账,生意越来越好。记者采访当天,偏坡峪村的李生财大爷前来交山楂。“190斤卖了117元,我常来这里,价格公道,服务好!”李大爷乐呵呵地说。

  去年,吕丽苹从正月开始收玉米,到5月份共收购6000吨,销到顺义饲料厂和县里粮库;从7月底到现在收购山楂150吨,还为承德露露下属企业收购杏仁200吨、山核桃300吨、小酸枣4万斤。2013年,收购站共收购来自延庆及周边等地千余户农民销售的各种农副产品7000吨,实现利润30万元,助农增收300多万元。

  吕丽苹建收购站不但自己赚了钱,也给周边广大农户提供了方便。为了解决村民在阴雨天采回来的蘑菇无法及时晒干易烂掉的难题,她购买烘干炉,及时把农民采回的鲜蘑回收,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农民手里水分、杂质超标的玉米粮库不收,吕丽苹就收购上来自己处理。她还为一些残疾人、妇女提供就业机会,到去年10月底共安排附近农民打短工400多人次。

  眼下,吕丽苹主要的困惑是周转资金不足。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她盘算着建冷库,把山楂和青皮核桃等储存起来,兼搞杏仁深加工,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带领更多村民实现小康梦。

    标签: 山楂 收购 收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