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王书记,不然我们家的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呢。”家住通化市二道江区铁厂镇一心村的下岗职工隋玉福念叨的“王书记”,就是铁厂镇食用菌发展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王贵华。
上世纪80年代初,王贵华放弃了教师职业,离开了家乡黑龙江省海林市跟随丈夫落户到了铁厂镇。初来乍到,她干过糖果厂的包糖工,还做过又脏又累的生猪屠宰生意……几经折腾,手里有了积蓄,她就把家乡种植木耳的技术带回了铁厂镇。
刚开始经验不足,木耳长不大就枯干在木头上。不服输的她两次回老家向种植大户取经,把学到的经验与书上的知识和自己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逐渐掌握了适合本地栽种的方法,她成功了。2004年,又投资5万元开始袋装木耳生产。
自己的小日子虽然富了,但看着乡邻守着几亩薄地刨食、煤矿下岗职工还过着苦日子,王贵华心里高兴不起来。她走村串户了解到不少村民也有种植木耳的想法,就把几年来积累的经验整理成册,免费发放并亲自指导,直到教会为止。
2006年,在镇委、镇政府的帮助下,王贵华组建了食用菌发展协会,担任党支部书记、会长。“王书记”这个称谓,从此就叫开了,也叫响了。
她投资10万余元建了300多平方米的制菌室、养菌室、拌料室等,请来技术人员为会员讲解栽培技术,把自己多年来的经验也全部传授给他们。有了协会这个平台,会员由原来的10余户发展到3000余户,产品从单一的木耳生产,发展到香菇、金针菇、滑菇、平菇、玉皇菇、猴头菇、白灵菇、元蘑等10多个品种,实现了干制、盐渍等多项深加工生产。
2009年,她成立了通化市贵华食用菌有限公司。2012年,又成立了通化市华康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运作,形成了“互惠、互利、互帮”的新型经济组织。去年,合作社生产的150万袋香菇、元蘑、猴头菇、木耳菌种及产品供不应求,畅销40多个省市区,还远销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