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致富靠的是“时刻比别人早”

时间:2023-06-22 编辑:Aaro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村共有380户、1520人,面积0.96平方公里。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2010年夏,华西村花费9000万元从美国购买直升机,发展空中旅游。2011年5月初,有消息称华西村将来的发展目标是筹建自己的航空公司。如今,斥巨资新建的328米高的大楼也已投入使用。

  起家

  从1764元到年收入35亿

  “我们也有穷的时候,我和我哥哥从小挤在一张床上直到上初中,这些都是你们没看到的。”现任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集团董事长吴协恩笑着说,四十八年前,华西村的集体资产只有1764元,欠债1.5万元,一台30马力的柴油机,就是1961年华西大队成立时的全部家底。

  当时,全村845亩土地被分隔成1300多块不规则的小田,667口人分散居住在12个小自然村落,泥路弯弯,40多条小河沟错乱交织,农业生产的劣势可见一斑。当时年仅30岁的吴仁宝开始制订华西村的发展规划,并带头到一线劳动。“凌晨2点钟开始干,从鸡叫干到狗叫,最苦最累的活都是老书记带头,别人说我们是‘做煞大队’(意为干活太苦),但这是华西人唯一的出路。”吴协恩说。

  1972年,华西村粮食亩产超过1吨,成为当年的“农业学大寨”样板村。吴仁宝带领华西村一炮而红,但他并不满足于这些。他认为发展农业仅仅是填饱肚子而已,老百姓手里还是没钱。于是,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吴仁宝就开始寻找致富之道――偷偷开设五金厂。

  当年,为了保密,华西村的小五金厂都建在极不起眼的河边角落,而前面便以正大光明的铁匠铺做掩护,三面被树木环绕,遇到领导来村里视察,五金厂大门一关,打铁的打铁,下地的下地,丝毫看不出有什么不对,等到领导一走,工人立刻回厂加班干活。

  随着改革开放到来,发展工业来造福农村的方式终于正大光明地浮出水面。当绝大多数中国农村还在为能否办厂而观望时,华西村的家底已有100万元固定资产和100万元银行存款。“时刻都要比别人早,才能成功。”吴协恩对记者说。

  “华西人的时间观念永远提前半小时。”来到华西村十几年的党委副书记孙海燕深有感触,“有一次开会,层层传达下来,每个人提前半小时,很多人到会场的时候提前了一个半小时。”

  正是凭着吴仁宝大胆心细、亲力亲为做事和百姓无条件地服从、信任和卖力工作,华西村的发家故事才有了现在的辉煌,“去年,华西村集团产品销售额512亿,收入35亿,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800亿。”新书记吴协恩笑着告诉记者。

  政策

  多种手段共同致富

  吴仁宝今年84岁了,虽然年事已高,但他每天仍然坚持为来华西旅游的人作讲话,他的威望仍然无人能比。“即使他什么都不做,他还是有威望,老百姓就是信他。”党委副书记孙海燕对记者说,“上到经济建设,下到村民生活,老书记的英明抉择和多手段处理问题的办法真是绝了!”

  在华西村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说吴仁宝“一个会议赚了一个亿”,其实是在1992年3月初的一天,邓小平南巡讲话播出后,吴仁宝当天夜里2点召集党员干部大会,发动全村人立刻奔赴全国各地用尽各种办法购进原材料。果然,待到3月11日讲话精神传达到基层,原材料价格迅速上涨。

  此外,“恩威并用”也是吴仁宝的法宝。上世纪90年代初期,华西人刚刚富起来的时候,村民们也养成了一些“暴发户”的恶习,为了抵御赌博恶习,吴仁宝花钱登报、贴告示:“凡检举揭发华西人参与赌博,一经查实,奖励举报者人民币1万元,并为举报人保密。”

  为了鼓励子女孝敬老人,吴仁宝专门设立了敬老奖,凡是家里有老人活到100岁,每位直系亲属奖励1万元。前些年,吴仁宝还在村里办起了“不想户”(意为不求上进的混混)培训班,把村里的懒散青年集中起来学习,不仅提供住宿,每个月还发500元工资。结果,这样的待遇让混混们感到很不好意思,纷纷要求上班干活。“直到现在这个政策还在,我们的企业施行末位淘汰制度,淘汰下来的村民参加统一培训再重新安排工作岗位。”孙海燕告诉记者。

  2003年,为了让先富带动后富,周边十几个落后的村子也并入了华西村,华西村从此有了小华西和大华西之别,大华西的人可以到小华西的企业上班,并且同工同酬,但他们并没有华西集团的股份。对此,吴仁宝并没有遮掩,他说,“先富带后富不是给他钱,而是要他勤劳致富,而且华西村的集体资产是中心村村民花尽心血打拼出来的,股份是他们应得的,凭什么要求一视同仁!”

  于是,在强有力的道理面前,大华西人和外来打工者也渐渐接受了这个“不平等条约”,随着中心村的发展越来越好,大华西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

  发展

  面向全球广招人才

  为了让华西村更持续地发展,老书记吴仁宝决定斥巨资兴建刚刚开张不久的328米高的大楼,并命名为“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这个酒店将来会成为华西村发展旅游服务业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这是个五星级的酒店,需要3000名员工,但现在只有1300人上班,人才是我们现在急需的。”吴协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现在酒店的经理是27岁的村民戴立明,他是上海交通大学的硕士,据他说,村里现在像他一样的硕士生最多10个。“现在酒店的人才缺口是面向全球招聘的,事实上华西村一直都在吸收有能力的人。”

  华西村富裕了之后,很多别的村甚至城市里的人都想加入华西村的户籍,华西村的户口十分抢手,2000年的时候,为了吸引人才,华西村对外出售户口,普通人10万元一个,大学生1万元一个,中专生2万元一个。“那个时候吸引了一些大学生来落户工作,但还是有限。”吴协恩笑着说,“现在不一样了,每年村里都有十来个人考上大学,无论男孩女孩,毕业了基本上都会回村里工作,不仅自己回来,还会带一个回来。”

  就这样,华西村的大学生渐渐多了起来,后来,华西村逐渐停止了出售户口,只有做出特殊贡献的人才和嫁到本村或入赘到本村的人才能拿到华西村的户口,但后来也发现了问题。“村里开始出现拿到户口又离婚的现象,为了杜绝这一现象,嫁过来或者入赘的一方需要有一个考察期,真的稳定了、信任你了才会给你华西村的户口。”吴协恩告诉记者。

  乍一看,这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这也许是华西村和谐高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只要是通过考验和真的为华西村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我们一定会好好珍惜。”吴协恩说,“能给落户的我们会给落户,还有一些人我们会赠送他们股份,享受华西村村民的一切福利。”

  现在华西村对于人才不再仅仅按照“是不是大学生”来筛选,即使你不是大学生,但经过几年的考察,证明你确实能为华西村做贡献,华西村也非常欢迎。“我们的大楼服务员、直升机驾驶员不全是大学生,更不一定是本村村民。”华西村早就已经脱离了任人唯亲的怪圈。

  本版文/摄 新报记者 任博

  老书记吴仁宝:生命不息,工作不止

  记者:您60岁时说要干到80岁,80岁时又说要干到85岁,这是为什么?对后辈不放心吗?

  吴仁宝:主要是我年轻时没赶上政策非常好的时候,很多工作没做,我要在年纪大了时抓紧补回来,而且领导也鼓励我继续干下去。

  记者:您还有哪些事情要做呢?

  吴仁宝:继续建设新农村,去年华西的销售达到了512亿,人均交税50万,老百姓的收入超过8万人民币,发了工资交了税,村里留下来的钱还有30多亿,有钱就可以办大事,比如我们盖了大楼,发展旅游业,把经济搞得更好。

  记者:还有一年您就85岁了,真的要退了吗?

  吴仁宝:我今年84岁了,两年前我说要干到85岁,现在我说,生命不息,工作不止。

    标签: 华西 万元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