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棉花的落蕾落铃

时间:2024-04-02 编辑:Juli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棉花生产中经常出现大量蕾铃脱落现象,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棉农收益。由于造成蕾铃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对症施治”才可以有效减少落蕾落铃,提高产量和效益。一、品种因素。盲椿象、棉铃虫喜欢在多茸毛的棉花品种上产卵,且多茸毛品种使卵的附着力增加,不容易被风吹落和雨水冲掉,所以受害严重,造成大量蕾铃脱落。光滑叶品种比多茸毛品种的蕾铃受害数可少40.3%。二、栽培因素。当前,棉花生产中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密度过大,易引起蕾铃大量脱落。同时,密度过大也常常引起病虫害加重、后期早衰严重等连锁反应。三、肥料因素。主要是因为施肥不当、缺钾、缺硼、缺钼等因素引起。四、虫害因素。除了棉铃虫造成的落蕾落铃之外,另有棉椿象、棉小象鼻虫可以直接危害造成蕾铃脱落。棉蚜、红蜘蛛、烟粉虱等间接危害也可因植株营养不良而造成蕾铃脱落。五、病害因素。枯、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等病害的发生(特别是在高湿的条件下),往往导致蕾铃大量脱落。六、化控因素。很多棉农都是等到棉花旺长了才化控,导致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果节拉长,株形不理想,蕾铃脱落严重,且诱发早衰(注:一些棉农采用了市场上号称“八不管”之类的产品,由于缩节安成分偏低,达不到化控效果,造成植株旺长)。七、气候因素。干旱、高湿、高温、光照不足都会导致蕾铃脱落。八、生理因素。1.没有受精。开花时,遇到降雨、高温、高湿、干旱等不良环境条件,会破坏花粉和受粉、受精过程,使子房不能受精而脱落。2.棉株体内激素的作用。棉铃内含有脱落酸、乙烯等内源激素,脱落酸在开花后3天的含量大增,到开花后10天达高峰,所以这个时候落铃最多,此后则显著减少;乙烯在开花当天及吐絮前1~2天为高峰期,前期往往引起幼铃脱落,后期则促进棉铃成熟。根据以上原因,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一、应选用现蕾多、结铃性强的光滑叶品种,尽量不种植多茸毛品种。二、盲目地靠加大密度拿产量是不可取的,一定要根据地力水平和所种品种的特点,做到合理稀植。三、底肥要根据棉花的需肥特点进行配方施肥。底肥以磷酸二铵配钾肥为好,有条件的尽量多用有机肥。四、追肥要以氮肥为主,要“蕾期轻,铃期重”(钾肥不足的在蕾期补施,磷肥不足的要在花铃期补施)。注意,追施氮肥要根据天气预报而避开降雨和远离棉株根部,并做到追肥后及时浇水。五、采用缩节安(助壮素)进行化控,做到“少量多次、轻控勤调”。六、对病虫害要勤查细查,在发生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同时注意,喷药要选择下午5时后进行,防止在上午受粉成铃高峰期因遇药水,造成花粉粒破裂败育而影响正常受粉。七、遇高温、干旱要及时浇水。八、在遇到阴雨寡照或高温干旱等不良气候条件时,结合治虫或防病,喷施浓度为0.02毫克/千克的芸薹素内酯(或0.01%的赤霉素)+0.1%的硼肥+0.1%的25%络合态高锌+600倍的40%螯合态高钾(或用高质量的0.5%的磷酸二氢钾),可明显减少蕾铃脱落,显著提高产量。九、在盛花期和花铃期,用20%宝赢(苯肽胺酸)300~400倍液各喷施1次,可起到良好的保蕾保铃的作用。
    标签: 蕾铃 脱落 因素